17 年前 - 「我謅生氣e......」
17 年前 - 雖然可能性極微,但有時偶爾會和孩子的媽討論: 如果我們在嘉義工作,我們的小孩子在嘉義長大,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17 年前 - 我們的大兒子,佑,今天是滿四歲的第一天。 很像認識他很久了,怎麼才四年?
18 年前 - 主流教育當然是不鼓勵暴力行為。 不過我在心中竊唸:「很好,很有做大哥的樣子,多照顧(保護)弟弟啊」。
18 年前 - 引用作者彭菊仙的某一反思聯想: 「有人說,因為上帝無法照顧好美一個孩子,所以派遣了『母親』來分擔這項神聖的工作!」。 然而作者彭菊仙用不同的體悟解釋這句話,主客立即異位: 「因為上帝無法親自教好每一個成人,所以賜給成人最特別的禮物:孩子,使成人趨向良善和完全」。
18 年前 - 佑佑和彥彥的個性不同,很感謝老天讓我們知道生命的獨一無二與不可取代,值得我們去珍惜與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性。 文字不太好描述當時一個小孩邊走邊哭,一個小孩口中塞滿軟糖的走在旁邊的這種反差畫面,這畫面真讓我們不得不笑(要忍住,因為不能笑哭的人啊)
18 年前 - 整點前幾分鐘,門口開始聚集人潮,因為可以近距離和衛兵照相,很多日本觀光客(兩次都碰到日本團)都會選擇在大門入口和衛兵拍照留念。 忠烈祠的衛兵交接Show時間不算長,不用門票也印象深刻。 照片只是靜態記錄,現場看衛兵交接的人比較能體會那種臨場感吧。
18 年前 - 這天我們走出來,就算我們的兩個孩子最大的才三歲多,至少希望他們未來保有選擇統一或獨立的自由,「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住民決定」的原則別在馬政府過於親中路線下,漸漸被稀釋與犧牲......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