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前 - 國家機器應該消弭階級對立,台灣並不大,政府卻異位成為創造階級對立的主要推手,「用職業來劃分福利的多寡、用選票來考量福利的方向」。
15 年前 - 正因為我們曾偏心、我們曾溺愛、我們曾疏離、我們曾寵信,因此我們對小孩的愛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15 年前 - 「現實的宅」是高網路使用者常有的通病;而在網路關閉文章回應功能,某種程度也是「網路的宅」之實現,仔細想想,原來我也算是網路的宅,並無和格友有太多互動。
15 年前 - 工作上我遇過一位家長,他說他的小孩國小是資優生,但國中二年級後就變樣了,他拒絕任何「學校知識」的學習,因為以前的那些學習對他而言都是負擔,以往簡單的教科書知識對他而言都無法再提起興趣,因此逃家中輟變得自然。
15 年前 - 每個人都可以是超人,也可以不當超人,就算是「超人」也需要被拯救。
15 年前 - 「有吹頭髮聲音的洗手間」在我們家的記憶中,何嘗不是另一片天堂。
15 年前 - 哈佛大學曾有一個實驗,結論是兒童對事情的認識往往是:
15 年前 - 這些循序漸進的語言、認知發展歷程,在我們眼中好像是最短暫的「演化」。 我想,小孩無聲無息的長大,對父母而言是最高興,但也最無情的事。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