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佑彥媽說,佑佑進入教室後聽到同學門一直喊他的名字,佑佑在櫃子前放他的書包時,雖背對著大家,但臉上流露出他一貫「靦靦的笑容」。
16 年前 - 彥彥有時候會用很「質疑我」的表情問我:「霞那(為什麼)爸爸你要這麼早回家?」。 聽到這話有點難過,我回應:「霞那(為什麼)爸爸早回家陪你們不好?」。
16 年前 - 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現在我們家又恢復「雙親」家庭,小孩子都入眠了,我還是把前陣子短暫單親的想法雜寫一番,因為往日情景在腦海裡交織浮現
16 年前 - 在家裡我們觀察孩子的機會條件很制式,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看佑佑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對佑佑而言是一種「機會教育」,對我們是一種「機會認識」,用不同機會、面向認識自己的小孩,這不是壞事。
16 年前 - 父母的內心多少有「直昇機父母」和「怪獸父母」的基因,學著適時放手去觀察孩子多面向的成長反倒是現今父母的功課。
16 年前 - 想了一個「孩子是傳家寶」的催生口號,但百萬得主自己也不敢多生,直接被打槍,實在非常諷刺。
16 年前 - 佑佑皮皮 親子 育兒 台語 心情 觀點
16 年前 - 或許不應該用地域的巢臼和思維討論國家機器的幼兒教育政策,但中央政府能不能用更全面性、全國性的觀點來看台灣的許多福利政策,否則孫中山說的「立足點不平等」用在這個新聞上,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