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對我們而言,出遊前最需要傷神的,不是「路線」或「景點」安排,也不是會為「吃什麼」傷腦筋,而是找合宜的「住宿」點。 和多數人一樣,「住宿費」是佔旅遊經費的最大支出,來花蓮玩只要旅費有上限的人總會想找個「費用便宜、交通方便、老闆親切、環境清幽」的民宿。 而吉安的干城小鎮,是我們七天六夜...
17 年前 - 原則上「玩」的路線大概是我規劃,但我對吃的沒什麼想法,認為可「粗飽」一頓即可;因此「食」的路線大概是佑彥媽決定,反正她看到旅遊書上推薦哪裡值得去吃,我們就去找這些在地小吃來嚐嚐。 這次在花蓮整整待了七天六夜(扣除一天住台東),第一天住吉安鄉的民宿、第二天住壽豐鄉的民宿、第三天住干城民宿...
17 年前 - 在牛山呼庭我們可以選擇站在山坡上,吹著海風看自己的親朋摯愛在草地上奔跑、在漂流木旁嬉鬧展開另累的大自然對話。 當然也可以進到餐廳內享用風味餐、喝個咖啡,享受優雅的海洋風情。 牛山呼庭並不是路旁的景點,而是需要沿小徑而下接近山海,山路的盡頭「別有洞天」。
17 年前 - 晚上在花蓮市區除了逛夜市外,來石藝大街賞石、看原住民舞蹈的表演,實在很值回票價。 我看過嘉義縣政府在吳鳳公園辦理的原住民舞蹈表演,那是一個特定節日才舉辦的單一表演。 但說實話,和花蓮石藝大街一比較,石藝大街原住民的表演實在太優了。
17 年前 - 台灣的後山花蓮不只有海洋與群山,靜態走法也十足多元,例如: 舞鶴的北回歸線屬於休憩景點;舞鶴掃叭石柱是屬於古蹟景點。 這兩個景點一個屬於天文;一個屬於歷史。 線條差異也大: 北回歸線屬人為、大幅度曲線;舞鶴掃叭石柱屬於自然、直聳的態樣。
17 年前 - 台灣比起其他國家,是個頗小的國家。縱使交通早已便捷,但台灣的東部(花蓮、台東)還是老被我認為是「從台灣切割出去的陌生土地」。
17 年前 - 南雅以景觀特殊的奇岩著稱,如果把車開得太快,很容易會錯過這個美麗的地方。 野柳地質公園需要門票,南雅奇岩區是個免費的長條景點,沿路可停。
17 年前 - 對大甲鎮瀾宮耳熟能詳,是媽祖信徒的信仰重鎮,不過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來。 大甲鎮瀾宮給我們的感覺是「信眾多」、「香煙多」、「監視器也多」,其實這些特色大概可匯歸為四個字: 「香火鼎盛」~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