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我只站在外頭,看到平常的練團室,現在竟是靈堂,沒心理準備看到練團室擺著樂靄賓神父的遺照,眼淚實在好不爭氣。
17 年前 - 1984年,樂藹賓神父帶領我們這些業餘的「本篤會家庭管弦樂團」去美國巡迴表演一個月,表演的地方有教堂、學校、和一般我們看電影內容,類似那種有草地的外國居住社區,當時有封街表演,表演後再與社區的美國家庭、外國小朋友在草地中野餐互動。 那是一段很棒的記憶。
17 年前 - 幾篇來寫了很多面向的「神父經驗」,很多經驗都是拼湊的、都是主觀的。 以下分享我們私領域的感想:關於結婚。 我們非天主教信徒,但我們結婚由樂靄賓神父證婚。
17 年前 - 有不少所謂的宗教領袖,出門只搭坐黑頭車,吃的是比一般人還精緻的飲食,他們早就缺少最初的宗教情懷。 我們不要求他們媚俗的穿破衣吃粗食,但他們習慣被眾人服務後,恐怕連民眾一般生活方式他們都無法適應與同理。
17 年前 - 曾有格友問我一個問題:「我近30年最開心的時刻是哪時候(見幸福點點名第10題)?」我幾乎能毫不猶豫的回答:「國小到神父那裡學琴,並參加樂團的那段時光,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17 年前 - 雖然知道神父近幾年身體健康狀況不太穩定,心理也熟知生老病死的人生道理,但對於神父的突然離開,心中尚有許多感觸。 音樂對我們家而言非常重要,當然不是說我們精通音樂,而是「喜歡音樂」是由神父啟蒙的。 神父是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與音樂世界的重要聯結。對我而言,在喜歡音樂這塊,樂神父是影...
17 年前 - 我們家最近的新成員「小金魚」(其實比正統的金魚更小隻),在一分鐘前已經被彥彥「正式命名」了。 她叫「台灣黑熊」。 「這麼猛,明明是魚竟叫熊」,我心想但未發難。
17 年前 - 彥彥不知道是不知道恐懼,還是他的平躺就是一種恐懼,反正他是個「不吵」的小孩,就是被包在那裡,靜靜等待。 聽佑彥媽說,彥彥打麻醉後不久就昏迷,不過昏迷中還會「自動」翹二郎腿,這小子。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