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聚落的發展始於光復之初,聚落擴張與自力營造行為在民國60、70年代為最為蓬勃劇烈的時期。近年來,因為都市化以及歷年公共工程闢建下,使得台北市過去具有深厚歷史與特色的建築、街屋與場所快速消失。其中,位於中正區的寶藏巖聚落(中正297號公園預定地),為台北市尚存規模較為龐大且地景風貌獨特的非正式營造的聚落地景。
來源:寶藏巖共生藝術村
年初下定決心不要再像去年下半年般忙亂,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從新聞台跳船到部落格,希冀自己能沈澱多寫一點報導,紀錄更多無力者的聲音。但初回學院的我卻有太多無法兼顧的,除了課業,所上的一些紛擾與事務,讓我的上半年幾陷泥沼,五月因為跟老師的國科會計畫而去了蘭嶼,雖然不到二十四小時,但在那被滿天星斗輝照的黑徑上,我篤定了指導教授的選擇,也在夏...
不知道自己的文字力量,對現實能有多大的影響,是否能像南方電子報創辦人陳豐偉在學生時代,寫紀錄美濃反水庫運動的
〈落日原鄉〉發揮力量,感動南台灣環保運動重要人物,轉而支持美濃反水庫運動?但至少不能是「雷聲大雨點小」,即使寫到最後不會像學長B所說的,走上獨立記者之路,但我至少要在網路上寫報導,為「無力者」留下生命記錄,讓人在感動裡願意去瞭...
用blog來尋書店裡的失貓,紀錄每一次“出尋”的心情。(失去了,只是一隻貓而已嗎)
來源:舊書店日記
用blog來尋書店裡的失貓,紀錄每一次“出尋”的心情。(失去了,只是一隻貓而已嗎)
來源:舊書店日記
用blog來尋書店裡的失貓,紀錄每一次“出尋”的心情。(失去了,只是一隻貓而已嗎)
來源:舊書店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