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春天斑芝花三部曲故事之三)
木棉花又開了,冬天已經不長,才開遍了紅棉的南方,有一位勇敢而多情的好姑娘。
她懷念我一刻不忘,她寄來無窮的希望,告訴我光榮而勝利的那一天。
木棉花又開了。
春天快要來了,我迎接可愛的姑娘,我迎接明媚的春天,我迎接明媚的春天。
(“神奇的”春天斑芝花三部曲故事之二)
「你好,我是黎子松的孙,现在在大陆,无意今晚上网见到你这个网站,如果你收到我的邮件,请联系我,多谢!」(黎柱民,2005.09.05子時)
(“神奇的”春天斑芝花三部曲故事之一)
我讀的台文所就位於黎子松在台灣落腳的城市。一進校門也會看到整排斑芝花,尤其晚間時分,被微黃路燈映照著的斑芝花顯得更加溫柔迷人。記得某個失戀的夜裡,我平靜地騎著腳踏車要回宿,行經那道愜意的燈下時,〈南方的木棉花〉就突然響在耳邊,於是眼淚就潸潸漱漱地猛掉
談台灣龐克或稱地下音樂的歷史,整理了當時重要的歷史進程,且都是社團“野史”,非官方的觀點與資料。那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時代,許多人都把焦點放在學生運動上,但其實,台灣音樂(或甚至說在整體文化上)能有今天百花齊放的局面,都要歸因於當時的許多惡搞,或說是革命性的創舉。
由台灣八位當代藝術工作者陳文祺、涂維政、姚瑞中、胡朝聖、陳浚豪、吳達坤、蘇匯宇及何孟娟等人,合作開辦了這間「非常廟(Very Temple)」-VT Art Salon;然而這不是一間「廟」,不是藝廊或藝文替代空間,也不全然是所謂的「夜店」,而是一處具有活力與創造力的激盪平台,如同一個創意的培養皿,提供藝文界與大眾共同品味前衛美感與設計時尚之地。
洪雅書房籌組的活動,主要是訴求雲林八色鳥、等生態保育,與興建水庫的問題。但以多元的形式來串聯、呈現舉辦。
作者用真實生活片段的描述來帶出倫理消費與公平貿易的思考,對於普羅讀者來說,言辭淺白,輕鬆易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