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年投身醫療與義診的基金會,與一個長年投身國際志工行列的部落客,兩者相遇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默默耕耘國際義診工作八年之後,開始推動「國際園丁」計畫
從事國際合作或是人道援助,有很多的事情是無法預測的。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很多的價值觀、價值判斷與我們有很大的落差。當你單純想要協助,可是在他們內心的盤算卻是生活的現實。你可以說這是一個被扭曲的價值,但這卻是這些國家的生存之道、最真實的面貌...
這幾年在科裡頭一直有人陸陸續續在接觸義診的工作,我也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報導,這是一個很有愛心的組織,我就覺得有機會的話,應該和基金會有多一些接觸。也希望藉著義診的機會,到其他國家看看和台灣醫療情況的差異,也是人生的一種全新的體會。其實想來體驗義診的醫生還挺多的,畢竟羅慧夫是一個頗有知名度的機構,大家都很信任這個組織。...
我當然知道這裡的兔唇,只是一個習慣用語,沒有太多歧視的味道,但自從參加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活動,對唇顎裂有更深的認識之後,不曉得為什麼,看到"兔唇"兩個字,雖然不是用在自己身上,總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整篇報導沒有強調唇顎裂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相反地,記者還刻意提到會不會是因為王菲在懷孕期間大興土木,才會得到這種懲罰...
這次參加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義診團,就是一個很棒的團體。當然,義診的過程很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真正讓義診之旅發光發熱的,我覺得其實是這些一起同行熱情、開朗的團員們。
一陣混亂後,我看到執行長在屋下的桌前,拿出手帕,擦著眼睛。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我有點驚訝。因為這幾天來,執行長給我的印象始終是強勢果決的。走近一看,原來桌上放著的,是小女孩三歲到金邊開刀時,基金會送給她的別針和照片。這期間,在各地又進行了許多次義診工作的執行長,看到這些東西被保留了六年的東西,自然是會有相當感觸
金邊兒童醫院手術恢復室裡,躺著一位剛動完唇顎裂手術的中年婦女,她是43歲的Yavgnang,也是這次義診對象裡頭年紀最大的病患。這樣年紀較長的病人在台灣幾乎已經找不到了,但在東南亞較落後國家裡還有不少,主要是因為過去醫療不發達,國家政局不安定,讓他們的人民根本無暇去治療這種不會危及生命的疾病,能夠活下來就偷笑了...來源【遨遊天地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