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知道這裡的兔唇,只是一個習慣用語,沒有太多歧視的味道,但自從參加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活動,對唇顎裂有更深的認識之後,不曉得為什麼,看到"兔唇"兩個字,雖然不是用在自己身上,總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整篇報導沒有強調唇顎裂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相反地,記者還刻意提到會不會是因為王菲在懷孕期間大興土木,才會得到這種懲罰...
這次參加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義診團,就是一個很棒的團體。當然,義診的過程很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真正讓義診之旅發光發熱的,我覺得其實是這些一起同行熱情、開朗的團員們。
一陣混亂後,我看到執行長在屋下的桌前,拿出手帕,擦著眼睛。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我有點驚訝。因為這幾天來,執行長給我的印象始終是強勢果決的。走近一看,原來桌上放著的,是小女孩三歲到金邊開刀時,基金會送給她的別針和照片。這期間,在各地又進行了許多次義診工作的執行長,看到這些東西被保留了六年的東西,自然是會有相當感觸
金邊兒童醫院手術恢復室裡,躺著一位剛動完唇顎裂手術的中年婦女,她是43歲的Yavgnang,也是這次義診對象裡頭年紀最大的病患。這樣年紀較長的病人在台灣幾乎已經找不到了,但在東南亞較落後國家裡還有不少,主要是因為過去醫療不發達,國家政局不安定,讓他們的人民根本無暇去治療這種不會危及生命的疾病,能夠活下來就偷笑了...來源【遨遊天地任我行】
繼上上個星期祥祥到聽力中心試戴助聽器後,經過一個星期的等待,為他量身訂做的助聽器終於好了,這一天,祥祥與爸爸、阿嬤一家三口在基金會社工的陪伴下,一起來到了聽力中心,準備迎接一個全新的世界...來源【用愛彌補~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部落格】
醫師們直接到看診室進行會診,而剩下的人則幫忙把醫療和手術用品,搬進專為醫療團保留的倉庫。放完東西後,我往看診室的方向走,但眼前景象讓我放慢了腳步。看診室外擠滿了病患,隔著玻璃爭相看著裡面的狀況。沿牆放置的椅子也坐滿了人。「那些就是唇顎裂的患者。」我從未這麼接近尚未接受治療的唇顎裂患者。心裡有點緊張...來源【小眼睛先生的文字国】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一個星期的義診之旅居然這麼快就結束了。好像才剛剛在收拾行李準備出發而已,今天就已經回到溫暖的家了,感覺起來心彷彿還留在熾熱的柬埔寨,還在和義診團的夥伴們暢飲著吳哥啤酒。走出機艙門時,迎面而來的熱浪,讓我差點分不清自己究竟回到台灣了沒...來源【遨遊天地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