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Jacky寫了《2005香港Blog事回顧》。2006年,香港Blog界又發生了甚麼事值得一記的呢?
無論甚麼排行與獎項都不重要, 而是你的朋友, 你關心的人或關心你的人會不會看, 或者是看完之後會不會認識你了解你.
從「博客」到「博客圈」,肯定是前進了一步;但這只是一個中間過程,博客真正要「用」起來,一定是要做--博客社區。用一個比喻:博客相當於「細胞」;博客圈或group或小組,相當於「組織」;而只有到博客社區階段,才真正成為「系統」。
當這個世界進入網路經濟甚至Web 2.0的時代之後,經濟產出的擁有權該怎麼畫分?如果拿掉各 Blogger在網路上的創作或個人紀錄,甚至進而發展出的網路社群,BSP平台還剩下什麼?答案應該再明顯不過了。
臨去秋波鬧得大有其效果,Amanda先是成為ABC News的視訊主播, 今日各大網路新聞媒體的報導,則是因為這位「Vlog超級巨星」有了自己的網路視訊節目Starring Amanda Congdon,並獲得主流廣告主Dove的加持。
歸根究底,我的看法是,台灣根本就沒有服務業,台灣的服務業都是製造業。我們的部落格服務延續這樣的精神,把設備當成本,把使用者當成生產出來的商品,包裝好後賣給真正的客戶,也就是廣告商,或是大金主。
是呀,我們又何必擔心誰寫得比較精準,誰寫得比較客觀?誰的影響力比較大,誰又比較懂得煽動呢?無論是粗鄙情緒的語言,冷血旁觀的分析,包裝精美的辭句或是簡單描述的文字,抽離了任何一塊,只會讓所描述的對象更加失真;也唯有廣納百川,那描述的事件(物件)的真實輪廓將會越來越清楚。真的謝謝食夢黑貘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