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這是武家前所未有的地位提昇。過去太政大臣都是攝關家壟斷,這代表朝中已無能與平家對抗的勢力。清盛循攝關家以外戚輔政的模式,讓女兒德子成為後白河上皇子高倉天皇中宮。
18 年前 - 由於藤原賴通沒有外孫可當天皇,而由後三條天皇即位(其母為藤原道長之女姸子與三條天皇所生之女),1069AD後三條天皇發佈莊園整理令,設置記錄莊園券契所(記錄所),雖無大成效,但已打擊攝關家的經濟威望。
18 年前 - 清少納言描寫宮廷生活的「枕草子」及紫式部描寫奢華貴族的「源氏物語」皆為傑出文學作品,也突顯當時宮廷中的婦女有著蠻高的文學修養。
18 年前 - 武家抬頭:武士開始具有重要性,基於三個因素:...(繼續閱讀)
18 年前 - 794AD,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往後400餘年為平安時代。遷都的原因在於奈良地方舊勢力與寺院的影響力太大,干擾朝廷對寺院與國司等的加強管理政策。
18 年前 - 710AD,遷都平城京,至遷都平安京為止八十餘年為奈良時代。平城京仿長安,以朱雀大道分左、右京。
18 年前 - 668AD孝德天皇崩,中大兄皇子即位,是為天智天皇。頒布日本第一個令「近江令」及第一份戶籍「庚午年籍」。671AD天智天皇崩,其弟大海人皇子打敗其子大友皇子,即位為天武天皇,史稱「壬申之亂」,這是改革以來新舊勢力與新勢力內派系傾扎的具體表現。
18 年前 - 豪族依血緣關係組成「氏」,氏姓制度與國家制度密切。天皇為最大豪族,稱大王,其他豪族首領「氏上」仕官於朝廷,獲賜臣、連、君、直、首等稱號,最有實力者為大臣、大連;地方則為國造、縣主。朝廷另有「伴造」等直屬氏。
發行人
Antonio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