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帆布行比較起來,我喜歡合成包包的設計,但卻喜歡永盛店裡的氣息。無論如何,喜歡帆布製品的朋友,到台南來一定要記得來永盛與合成逛逛。
16 年前 -
我搭了高鐵到台中站後,飯店派車到高鐵站接我直接到日月潭,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本來以為來日月潭會很麻煩的,沒想到搭個高鐵再搭飯店的車,兩個小時就可以到日月潭了,真方便!到了雲品後,我馬上到房間休息,打開...
這是一家比艾菲爾鐵塔還要大五歲的咖啡館(1884年開幕),人們喜歡來不只是為了坐在裡面喝一杯cafe noir或者cafe au lait,而是來追尋一百多年來咖啡館裏頭的人來人往和那些令人追憶的故事...
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是在05年時與朋友盒子及凱文來此遊玩, 當時覺得古色古香的慶修院,引起了我對日本寺廟的興趣。
慕谷慕魚生態廊道真的是需要停下腳步,才能發現其精彩之處。大理石與光線的折射,讓溪水透亮湛藍,如寶石般閃耀。四周的山有藍天為伴,更顯得生生不息、綠意盎然,我們在這裡欣賞好一會兒才往內續行。
天氣不好的時候,很簡單,什麼都不用做,發呆吧!
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重鎮──瓦倫索勒(Valensole)週邊,為了尋找一畝理想的花田、以及印象中便宜又大塊的薰衣草香皂,我們在烈日曝曬的山坡上、小鎮中繞了不少路呢;幸虧當年記錄下來的位置正確,終究完成...
獨自一人,航向一望無際的大海,找尋獵物,不曉得一人獨身於大海是何種心情,是不安?是興奮?堅守最傳統的方式,過著自在的生活。
散步在沙灘上,海風的味道就這樣衝了進來,浪潮的拍打聲、糾結的髮絲、些許的衝浪客,嗯~好一個湘南之夏。
這回葡萄牙之旅是號稱最不想念台灣美食的一趟旅行,相當適應當地的飲食文化之下,台南的美食仍然讓我們失心瘋,一天就可以吃下七、八餐,算算也真是有夠驚人的。
靜,此時的巷弄內的確是如此,太陽已經冒出頭,空氣中溫暖多了,開始慢慢有旅人出來了,我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吧!想要看看寧靜下的二三年坂。
一艘航向夢想的小白船,一棟Loving複合式空間,紙教堂園區在記憶中稍稍改觀,58根紙柱子撐起的教堂依然屹立,它是我腦海裡唯一未變的記憶,社區的重建精神象徵-Paper Dome。周圍的自然農田佈滿季...
才從蘭嶼回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又踏上另一個想要去的離島-小琉球,小琉球是台灣唯一的珊瑚島,也是無東北季風的觀光盛地,從東港坐船不到半個小時即可到達,每逢假日則是吸引大量觀光客上島,可以說是非常熱鬧的離島...
遇到眼前退潮的景象,我開心的笑了。想起第一次來訪,迫不及待想與潮間帶生物約會,卻因為漲潮,最後只能望著大海,而後悻悻然離開。俗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似乎最能表達當下的心情。
四方水上市場其實是一個人工水上市場,為了觀光特地興建起來的,整個規模不小,而且維持得蠻乾淨。免費參觀,不需要買門票。
旅行中,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其實是自己的雙腳。用步行,用這樣符合當地節奏、緩慢的速度,仔細地去看不是觀光景點的小景,那是種微弱的感受,卻會在心中持續加溫,不知不覺地成了旅行最難以忘懷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