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霸屋傳奇

霸屋是荷蘭獨特的次文化,但並非獨一無二,英國的St. Agnes Place、加 拿大溫哥華的Woodw...

20 年前 -

Chensing 未分類

《Culture Jam》觀後感

在這個大肆玩弄象徵符號、文化資本的消費社會裡,最後,好像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出...

20 年前 -

Be Being 藝文

迷笛音樂節: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Woodstock?(張鐵志)

不過,隨著迷笛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他可能會遇到一個和台灣及西方音樂節都前所未有的難題:在中...

20 年前 -

Sounds and Fury 評論

朋克30年(顏峻)

我不想說朋克必須有信仰,但是我認識和見過很多有清醒和堅定的信念的朋克,即使在歐洲和美國,...

20 年前 -

Sub Jam 藝文

jeph: 音謀筆記: 從學運到學院-台灣噪音/聲音藝術場景歷史速寫

回顧一九九二至九五年那段以學運邊緣份子起家的 DIY 噪音運動,這批先行者創造了台灣另類音樂...

20 年前 -

藝文

我是orbis: FON 革命

生活革命的一種實踐方式。自由文化。

20 年前 -

資訊

革命中途:搖滾?正義?節慶?環保?產業?

究竟是邊緣反叛的文化發聲?還是官方補助的"青年活動"?野外開唱究竟是天人合一的嬉皮精神再...

20 年前 -

藝文

Teenage Wasteland:《帶你飛上天:序言》

1967年的夏天,將會永遠以「愛之夏 (Summer of Love)」的名稱長存人們心中。這是劃時代的...

20 年前 -

藝文

發行人

goya
這是我的個人報專欄,很高興認識大家!
收藏文章 221
訂閱人數 15
點閱人氣 25892 上升

goya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