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有22名受試者產生了他們認為是神奇奧妙的體驗,2/3受試者將它評估為生命中最有意義的經驗,足以和第一個孩子出世或父母過世相提並論。在後續追蹤調查中,「他們繼續提出他們態度和行為上的正面轉變,」
最近不知怎麼的一直回想到去年台灣出版《草根媒體》(We the Media)這本書的景況。《草》的中文譯本問世之前,還丟出了部份中文章節,供人閱讀之後一同參與這本書的命名,最後書名的中譯還是透果網路票選之後決定;那時候還沒有怎麼仔細瞧瞧 Dan Gillmor 的這本書,也不好說些什麼,只是,過了一年多,回頭瞧瞧,這個迻譯的過程其實還頂值得討論的。
他們說停機,你就停機;他們說改網址,你就改網址;他們說資料遺失,你就資料遺失。你以為你是什麼Web2.0反抗舊勢力的草根媒體,事實上,你是網路架構新興獨裁霸權底下再順也不過的大順民。
在網路的時代
只要是沒有上網的人就會消失
所以自從有 email 後
那些沒有 email, MSN 的老同學就真的從生活中消失了
大約在1990年,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譯註:Xerox PARC,鼠標的發明地 )的Mark Weiser 創造了普適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 或「ubicomp」)這個概念,他提出信息終究將變得不可見,「就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木製品當中」。(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