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白又宅〉曾登上美國 Billboard排行榜第九名,是這位怪叔叔出道以來成績最好的曲子。這說明了,嗯,技客文化或宅文化終於成為主流了。(節錄自音謀筆記)
1991年,我大三,擔任輔仁大學搖滾音樂社社長。《謠言》這份刊物是搖研社的社刊。...而這篇《M.I.T(Metal in Taiwan) - 兼談台灣搖滾論述的發展》當時怎麼寫出來的我忘了。發表後,學長TM 鼓勵我投稿給基進文化刊物《島嶼邊緣》,結果也居然刊了出來。(節錄自音謀筆記)文摘:「HM 這種符號進入台灣的過程從第二階段開始,因為,如本文一開始說的 ,H...
回顧一九九二至九五年那段以學運邊緣份子起家的 DIY 噪音運動,這批先行者創造了台灣另類音樂文化的多項第一:第一場戶外音樂祭、第一張自製自發的CD,率先推出線上影音節目、以筆記型電腦作為現場表演的樂器、...。他們其實是走在時代前面的研發部門與前鋒部隊。(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