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許多人在養狗熱潮中買起名犬,卻在新鮮感退去後動輒遺棄,讓這些可愛的狗兒們一隻隻來(捕)到收容之家,七天內沒人認養,等待牠們的就是唯一死刑。
18 年前 - 日前參加由日本岐阜縣飛驒市觀光協會邀請、臺灣好鄰居文教基金會主辦、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推薦的「古川見學考察團」(2008.4.18-23),共遴選臺灣十名「社區代表」共同前往,大家得以一睹「百聞不如一見」的古川町。
18 年前 - 如果沒有接觸到更多的資料,沒有去過景美、綠島人權園區,沒有親自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們對話,沒有遇見為這段歷史默默耕耘的幾位學者與志工,我很可能也會停留在上述那種觀點之中。我很幸運地透過一些民間活動接觸到了學校以外的教育,但很可惜地,除了世代相互指責之外,這種學習與反思的機會卻未普及於所有年輕...
18 年前 - 蘇珊‧桑塔格著作的《旁觀他人的苦痛》也在書中 不斷的質問,旁觀他人的苦痛到底是為記取教訓?還是為了滿足私慾的窺視樂趣?當我們一步步被捲入到施暴的架構裡,輕易就成為窺視「共犯」的此時,自我警醒 與倫理反思是必要的自我要求。
18 年前 - 想想,要營造出族群和平共處的情境,可能需要數十年不懈的努力,但是摧毀它,摧毀一個個人,摧毀社會的互信基礎,則只需要一個暴力鏡頭。
18 年前 -
18 年前 - 本來資源就是有限的,不是要去比較誰得災情比較慘重,不是要去抵觸現行的政治正確氛圍,要將愛心或種種名義所擠出的資源嘗試送到最有需求的地方去,本來這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18 年前 - 就這樣。我看了一下手錶,這句話講完共二十秒。當時我心抽了一下,之前長達十二分鐘的偵探小說式報導,幾乎用了像是判刑一樣嚴重的字眼,影射醜化這個「可疑的影中人」,現在卻只配上這短短二十秒的口頭更正。這樣污名化的偏差報導之後,觀眾還會記得這位老鎖匠以前「老實忠厚的樣子」嗎?!
發行人
OJ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