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會計公報,為何會成為府院攻防的焦點,讓企業大老紛紛跳出來反對,甚至向總統告御狀,即使府院最後拍板如期實施,陳冲又該如何化解這場風暴?
台灣要的不見得非得是一個純靠出口賺錢的產業未來,而是真正能達成台灣和全球環境改善目標的產業政策;台灣有的也不一定完全就是關鍵技術比較利益高的產業,而是一個真正達成能源多元化,不再完全依賴石油進口,避開高油價時代來臨的成熟社會。
在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環境挑戰,在這危急時刻,該怎麼做才能扮演好領導人或管理者?在經過這波全球性景氣衰退的震撼之後,「領導力」又產生哪些質變?
金融海嘯造成的大蕭條,讓美國面臨嚴重失業問題,在經濟、政治壓力下美國政府將可能為維護本土產業、解決失業,打開貿易保護主義的大傘,如此一來,全球以出口貿易導向為主的國家,情勢會更為險峻。
經濟不景氣的議題隨處可見,直最悚目驚心的莫過失業問題。上班族無論老鳥菜鳥,在這非常時期,幾乎都為保住飯碗,拚了!
距離年關還有2 個月,但至10 月已傳出幾家旅行社倒閉。春節出國要避免挑到花錢不受氣的行程、或是成為被旅行社「丟包」的旅人,只要能看懂旅行社的包裝話術,就能捍衛自己的權益,以下是旅行業者不會告訴你的10 個祕密。
新的一年展開,投資人該如何寄望?基金業者認為,以目前的投資市況來看,能見度也只有一季,美股、大中華股市及美債、 歐債,應是第一季可以著墨的重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