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真理愈來愈不明的時代裡,On Bullshit的確才是一本很值得一讀,非常有創見的書。把短小精悍的On Bullshit看完,根本不需要花一個小時以上。可是看完後,才知道我們的腦子裡,有意無意裝...
《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這本書,基本上要試著深討,生物形態的多樣性,像是蝴蝶翅斑的繽紛多彩,是經由何種遺傳變化而產生的,並且介紹一個新的領域給大眾。這本書在台灣應該沒多少人比我更有資格寫書評了,因為我基本上就是作者Sean Carroll的徒孫。
要不是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最近無預警地因癌症逝世,我可能不知要等到何時才把他的上一部小說《NEXT:危基當前》(Next)找來看。《NEXT:危基當前》的主題是遺傳工程和生物倫理。麥可‧克萊頓在《侏羅紀公園》中就提到了遺傳工程,不過主角是恐龍。《NEXT:危基當前》把一堆遺傳工程、生技公司和生物倫理學的問題都攪在一起討論,故事基本...
麥可‧克萊頓在近40年前出版了The Andromeda Strain,開啟了科技驚悚小說的先河,也奠定了暢銷小說作家的地位。The Andromeda Strain,在1971年就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早在愛滋病和伊波拉病毒被發現之前,也早在1995年電影Outbreak之前,就形塑了科學家深入疫區戰鬥強力致命病毒的形象。The Andromeda Strain受歡迎的程度,從它在今年還被大...
作為一部生態驚悚小說,《群》有相當的警世意味。《群》提出的觀點和麥可‧克萊頓的《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大不同,而和《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不謀而合。《群》聚焦在海洋世界,控訴人類對大海的污染與生態破壞,以及人類必須與地球上其他物種共存的意義。西方文明對人類如果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甚至著墨,而東方文明似乎已無止盡地接受了西...
2008年11月4日歐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非裔總統,是個值得記念的日子。同一天,美國卻有一位天才離開人世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及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原創者,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於2008年11月4日因癌症在洛杉磯病逝,享年66歲。
佛里曼這幾年來觀察全球「暖」化的發展,在他閱讀了大量資料及走訪了各界菁英之後發現,在這種種群龍無首的亂象之下,其實是有實際的方法能解決地球與人類目前所面臨各項看似無解的能源和環境危機。佛里曼所要提出的是一場劃時代的綠能革命,他堅信這場綠能革命將主宰國家未來的經濟地位、環境衛生、能源保障以及國家安全,也決定個人及企業未來的生存能力。
Hot, Flat, and Crowded: 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剛上市就非常受人矚目,沒多久就上了Amazon.com和《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台灣天下文化也在原書出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非常訊速地出版了中文版《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還辦了一個專題講座來推書,可見此書的影響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