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明明就是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的一種)的患者,結果還是被套上宅男的片名,果然這名詞在台灣還真是廉價…這部片很有導演的個人影像風格,像是以遊戲跟現實交替呈現這點就很有意思,多數時候都是以男主角班[Ben]的觀點來描述,比較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越看會越想把那幾個惡霸宰掉的說…
16 年前 - 這是部蠻值得探討的電影,人類的生存意義究竟為何?對我而言,過得開心就好,而不是覺得時間在折磨人。其實這部片刻意的帶出兩種想法,一種是真的有死後世界,不然就是偽裝一切的謀殺,當然,我百分之百傾向這是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殺人魔故事。
16 年前 -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的作品也是品質掛保證的代表,看過他拍的《火線追緝令》就覺得很讚,這部則是將簡單的故事拍得流暢又緊湊,看來在家中塵封已久的《鬥陣俱樂部》可以準備拿來觀賞了,相信也不會讓我失望的,科科。
16 年前 - 如果說《絕命派對》有參考哪部片的話,應該多少有看過這部吧?地點一樣是在派對上,殺手也戴面具(外國的面具果然有質感多了…),殺人理由也都讓人感覺是瞎掰出來的(台灣的比較扯),不過我認為《絕命派對》比較好看,原因是我們的正妹與血漿比較多…
16 年前 - 刻意走古早路線,又有點惡搞風味的狂殺片…風格大概像《食人宴》這種玩法。導演不停拍出狂殺片中受害者的蠢蛋行為,擺明就是告訴我們這幾個王八蛋該死嘛!不得不多這點他做得蠻成功的,這群人看下來,真的是在比誰惹人厭。
16 年前 - 比我想像中好看,像是《終極面試》的另一版本,出局不是滾出去而已,而是當場被擊斃,只能靠著存活的人集思廣益才能免於死亡,也可以看到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這種低成本的電影就是靠劇本而活的呀!在我眼中這部算是成功了啦!
16 年前 - 果然別人說的看看就好,這部重拍版我記得當時評價很兩極,喜愛舊版的多數都在幹譙此版。我認為這部是非常讚的爽片,除了角色心境上的描寫較為薄弱之外(廢話,人數比原版多了幾倍?片長也比較短),實在沒什麼好挑剔的地方。
16 年前 - 不愧是經典的僵屍片,喬治羅密歐[George A. Romero]大導果然值得受萬人景仰!其實電影的主要角色才四個人而已,卻可以拍得毫無冷場,雖然導演的作品我之前只看過《活屍禁區》及《活屍日記》而已,看得出來他著重的地方在於人性的醜惡,僵屍主要的功用就是襯托出人類的惡行罷了。
發行人
殘餘能量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4)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