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可以說是搞網路的因為看不起傳統媒體,所以乾脆就不屑加入論述圈。「放棄」其實是不少網路人對於進入傳統媒體論述圈的態度。他們的基因就是注定的原生網路人,所以透過網路就足以滿足大部分的資訊和娛樂需求。
人對語言的敏感程度直接反應在語言學習上,母語與外語皆然。在我們埋首於英語文的學習之中時,是否也應該從自己對語言整體的態度進行檢視?如果學習者向來是輕忽的、無關緊要的,只怕盲目追求英文學習,到最後還是一場空。這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外語學習上?還是對語言整體的態度出了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溫納(Weiner)從此一概念中擷取對自身的歸因部分,專注研究人如何在事件之後,對自己行為成敗的認知解釋,而發展出所謂的「自我歸因論」(self-attribution theory)。當中認為解釋自己行為結果時,個人所做的歸因是複雜而多向度的;而個人此後類似的行為動機的強弱,決定於他對以前行為結果所做的歸因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