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總是殘酷的。人生就是有贏有輸。我們在電影裡見證了贏家的風光,卻少有人持續紀錄敗者的故事。如果這個世界都只有贏家的故事,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跌倒的地方再重新站起來? 幸好影片不是只到輸球就結束。得到亞軍,上台領獎的大男生,原本在球場上英勇神武的形象一變,個個在頒獎台上哭成淚人兒。一向兇神惡煞的教練突然間也溫柔了起來,先是平緩地安慰他們幾...
隨著各種地方性影展、小型影展的殺出重圍,我們也能在影展的行列中,看到更多不同年齡層、不同社群的觀眾加入,像台北電影節介紹各國的經典老片、國民戲院介紹的舊時國片,就帶來了不少的年長觀眾,即是例證。過去只有一小撮人趕影展、瘋影展的時代已不再,但如何在影展觀眾增加的同時,能把影展本身、影展觀眾的素質一起提高?則是期許的下一個目標,影展不是只...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這個名詞,在這部電影面世後,便出現了同一主題,三種詮釋型態的「三位一體」(Trinity) 關係。繪畫、文字、影像,都成了詮釋這位少女(不知何許人)的一種方式,但這三者的關係是怎樣?依照歷史時間順序來講,是繪畫先於小說先於電影存在(然而少女存在過嗎?),繪畫詮釋了少女;小說詮釋了畫作也同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