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周澤南在《原住民世界滋潤現代空虛心靈》一文寫道:「原住民的世界,或者世界觀、宗教觀、自然觀,以及他們對當代藝術的貢獻,遠遠不止於「阿凡達」(Avatar)所能述說的。」 的確,主導著導演金馬倫(James Cameron)拍攝這部電影的思想與認識,是西方的現代主義。因此,電影所欲敘述的「全部事物都是...
16 年前 - 我們其實很容易在國外的片子裡找到這種環保題材,但事實上這些環保題材都是舶來品;事實上我們連這種用膝蓋都可以想出來的腳本、這種聽到耳朵快要長繭的環保教條都拍不出來(噢,光是《海角七號》偷渡了一個BOT字眼就讓某些人高興不已); 事實上這種在美國已經算是老掉牙的環境人權議題在台灣卻還只有小眾...
16 年前 - 這是全球第一部真人全3D電影,上映十二天,就席捲全球超過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九十億元)票房。在這部電影中,你不再只是遠遠看著一張張會動的照片,而是進入一個活動的大舞台:影片中的雨林、星空、花海環繞身邊,彷彿觸手可及;戰爭場面中的千軍萬馬甚至衝出銀幕向你直奔而來。
16 年前 - 大部份人只看到《阿凡達》導演柯麥隆大秀3D技術,卻很少察覺到背後的龐大利益商戰。這一波的3D商機潮,最大的爆點在於,「3D電視進入家庭,」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副所長刁國棟強調。「六年後,每十台電視機(或顯示器)就有一台3D立體電視機,」刁國棟指出。
16 年前 - 上週五黃昏,我和爸媽到圓方看《阿凡達》,散場後我們仨一致認為,這是2009年的壓軸爛片。 * 全片最可怕、也最可憎的,是意識形態上《阿凡達》的東方主義色彩竟然如此赤裸裸地濃烈,宣揚白人至上,侮辱非洲等非白人土著和世界;
16 年前 - 阿凡達的劇情真的就讓人失望透了,它劇情的鋪陳是典型的好來塢奇幻冒險英雄故事:主角探險 → 與異族接觸 → 愛上異族女孩 → 發現真理 → 叛變 → 愛情糾結 → 矛盾 → 大戰 → 完美的結局 →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次,讓人訝異的是Avatar竟然赤裸裸展現對外星人東方主義式的想像,為何外星人是以...
16 年前 - 驚奇感過後,你就會發現這故事好像在哪見過,是迪士尼卡通片《風中奇緣》?還是《與狼共舞》?或是台灣漢人和原住民爭地的吳鳳之類的故事?總之,帝國主義收編原住民的戲碼大概古今中外都上演過,詹姆斯柯麥隆的邏輯很簡單,原住民萬般美好,他們與自然對話,與萬物共生,純然天人合一的境界,至於跨國資本集團...
發行人
bomba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