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雖然馬華與民政黨紛紛譴責土著權威組織種族主義,導致華裔不支持國陣的主因,但是前首相馬哈迪今日卻唱反調,力挺土權組織成功爭取馬來選民回流支持國陣,並要馬華先遠離華裔極端組織。
16 年前 - 國陣在烏魯雪蘭莪國會議席補選前夕,向鄉區馬來墾殖民開出一張馬幣五萬元的「政治承諾」來買斷這群墾殖民的票源,成為國陣奪回這個在308全國大選中失去的國會議席的關鍵因素之一。 儘管這群馬來墾殖民聲稱這筆錢是他們應得的財富,然而,回顧聯邦土地局(Felda)土地開墾計劃的整個歷史發展,從一個富有種...
16 年前 -
16 年前 - 從馬哈迪到依布拉欣阿里都很不吃不消華裔選民沒有隨波逐流,《馬來西亞前鋒報》甚至在號召馬來人大團結。這場戰當然一方面需要民聯更有效地在馬來政治腹地反攻,確保它能夠取得四成的支持;另一方面卻是華裔選民願不願意接受恐嚇的問題,畢竟民聯要在許多選區取得四成的馬來人/非華人絕非不可能之事。 馬來...
16 年前 - 民政黨全國副主席兼雪蘭莪聯委會主席柯希南駁斥前雪州大臣基爾「呼籲檢討有利於華社的政策」論的言論,並強調,任何一個國陣領袖就補選成績而提出懲罰任何一方或族群的想法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根據《星洲日報》在線報導,此前,前雪州大臣基爾(左圖)在其部落格撰文,指烏雪補選成績顯示雪州華裔子民,不...
16 年前 - 甫在雪蘭莪舉行的補選已結束,雙方正在計算著這場自2008年大選以來最重要之補選的代價,我們即將目睹公共關係的轉變。補選的成績顯示,種族投票趨向有重要的改變,特別是華裔選民改投在野黨。這導致一些族群民族主義者(ethno-nationalist)運動嘗試遊說以「懲罰」不支持國陣政府的華裔選民,宛若馬來西亞...
16 年前 - 眾所矚目的烏魯雪蘭莪補選終於落幕,除了可以把國陣的勝利歸因於銀彈策略湊效,國陣競選機器確實發揮作用之外,或許也反映了民聯自308政治海嘯以來,沒有守好得來不易的城池,加上地方黨部力量積弱,黨內與聯盟內部的競選機器又欠協調兩個近因,終結出失敗果實。 第十場補選落幕,國陣領導人喜氣洋洋迎接勝...
發行人
bomba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