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前 - 國家交響樂團(NSO)去年秋天製作的華格納全本歌劇「尼貝龍指環」,引發後續效應,包括德國的「歌劇世界」、法國「歌劇雜誌」、大陸「人民音樂」等媒體,最近都重點評論該演出,不過樂評多半褒揚樂團表現,卻對排練及演出硬體設施等頗有意見。
20 年前 -
20 年前 - 這個宣傳策略即使引來眾多崇拜者,兌現短期的商業勝利,可是此一勝利並不利於深化公眾對於古典音樂的認識,更使得古典音樂工業的客群總是定位終入門階段與頂端樂迷兩極。缺乏培養強壯中層樂迷的照顧,古典音樂市場招致今日瓶頸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20 年前 - 市場上有一派聲音認為後進指揮家的問題,在於缺乏足夠的文化素養。尤其是現代音樂的訓練要求,強調照音符演出,而非詮釋音樂,這使得堅實的操團技巧比承襲文化歷史傳統重要。像福特萬格勒、托斯卡尼尼那輩通曉文學、歷史、作曲於一身的人物現今幾不存在。如果沒有新的詮釋,現今古典演出只有現場產生的即時感動...
發行人
奧非斯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