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18 年前 - 我忽然發現,這種不在意對方的身分的認真傾聽與回應,就是愛。 她透過回信,告訴我另一個關於愛,更重要的事,讓我去思索愛的形體。 以前我說不出什麼是愛,因為我想描述他的形像,我把他當成名詞,努力的想要定義他;直到年紀愈長,經歷了更多事,我才愈發明白,愛,是個動詞。
18 年前 - 我持續用這種“有問號就一定要快速配對答案”的原則生活,直到談了一次戀愛。 其實到底戀愛了沒有,我也不確定。反倒是比較像做了一道,國中時常常考不及格的數學證明題。
18 年前 - 『生命中有一些能讓生命更完整的歷練,需要某些特定的名分,而這些名分沒有辦法被取代:像「女朋友」沒有辦法取代「妻子」;一個不與男人結合的女人,沒有辦法歷練生育成為誰的「親生母親」…』。 我渴望這些名分賦予我在不同身分上的歷練,於是,不再只是想找個男人,同居或是來一場愛戀,而把婚姻納入人...
18 年前 - 這麼做,是因為她們相信擇偶的「門當戶對」理論!既然沒有「顯赫的家世」,就拚命想搞個「顯赫的學歷或頭銜」。 可是,等到女人們有了「顯赫的學歷或頭銜」,應該是「門當戶對」的男人們卻不買單,搞的這些三高女身價爆跌。
發行人
scourt6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