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前 - 部落積極爭取創造「青年會所」與「部落工坊」,這些「轉換空間」儲備的是部落裡文化延續的能量。對於部落空間創造的價值,族人表示,「聽到部落裡不同的意見,其實都很重要。」 Related posts:尊重被助者的價值與文化─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專訪 大鳥部落:如果遷村的話,部落還是部落嗎? 風災後的反省...
15 年前 - 來自桃源的天主教信徒指出:「沒有教會,都只能在信徒家輪流做禮拜,人多的時候擠都擠不下。」也有來自六龜的阿嬤,抱怨沒有像平常漢人聚落隨處可見的廟口,做為信仰寄託,以及讓居民交流、聊天、散步的場所。 Related posts:大愛生活系列(14)活動中心變佛堂? 大愛生活系列(23)二期空間規劃問題待解...
15 年前 - 近日居民收到公文,要求受贈永久屋者,依規定應遷離原居住地並不得再回原居住地,引起爭議。高雄市重建會於6月27日回應,近日內將釐清「回原居地居住」與「使用原居地」的內涵差異,以免造成災民困擾。 Related posts:慈善霸權 退出山林 魯凱族人對[永久屋]的疑問(1):我們也很納悶,為什麼叫做[永久...
15 年前 - 【記者陳佩儀/台北市報導】棒球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標竿,台灣棒球風光的歷史要回溯到四十年前,紅葉少棒打贏日本代表隊,當時全台掀起棒球熱,之後又帶動金龍少棒隊,當時台灣棒球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從此原住民就與台灣的棒球發展史結下了深厚的關係,成為不可或缺的要角。 打開台灣棒球史,從日據時代的高砂...
15 年前 - 洪湘雲表示,外來協助者可以給與受災戶當下需要的東西,而受災戶則透過贈與者的眼神、動作還有行為,被加註在自己的身上變成「我是要被受幫助的」、「而且我很可憐」,導致受災戶很快又陷入悲傷的情緒當中。 Related posts:部落應該是很單純的,為什麼現在部落會失去這些東西?! 災後另一個人為災難:...
15 年前 - 2011/06/27日前媒體報導,在內政部日前召開的「人口政策諮詢會議」上,外交部引用人口統計,指出越南籍配偶人數眾多,將「影響我國國家安全」,建議內政部就外國人申請歸化我國國籍案件設定人數配額或比例限制。對於外交部的建議,雖然內政部消極回應「宜審慎考量」,外交部也強調此建議案僅為討論意見,無拘...
15 年前 - 本文為嘉蘭永久屋強制徵收完整過程記錄,原刊登於今年三月份的「部落‧活出來」雙月刊第四期,對嘉蘭永久屋土地爭議有完整的報導與分析。因原文較長,分成系列3篇刊登,亦有完整PDF檔,可下載完整閱讀。 Related posts: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2) 推土機終究開了進來….撕裂部落...
15 年前 - 台東縣公有土地佔八成以上,想要尋覓安置受災戶的公有土地並非難事,「離災不離村」雖然是許多受災戶主觀的理想,惟需考量安全性與土地配套的取得,以免枉費政府及民間資源,甚至造成二次的災難。 Related posts: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1) 嘉蘭重建:「道德勸說」的氛圍,被徵收...
發行人
paiwa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