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前 - 疫期無處可去,窩在家裡把玩地圖街景解悶,忽然有個念頭:何不把以前去過的地方找出來?畢竟數位時代以前,拍照、存檔都不很方便(有時根本沒這打算),很多地方去過就忘了。結果還真的有些收穫。(本文前兩張圖出自Google街景)
4 年前 - 前一篇講古早歲月裡旅日住宿,本來是疫期居家無聊,找個題目打發時間。不料反應不惡,優於近日其他作品,顯然大夥兒都悶得荒,沒魚蝦也好。既是如此,乾脆再補一篇,反正沒啥材料。(本文圖片多出自Google街景)
4 年前 - 疫情怵而爆發,公司明快宣佈分流,居家上班一週,再觀後效。算起來連續家裡蹲九天,疫前可以到歐洲晃上一圈,這會兒連家門都出不去,活悶煞人。咦,「活悶煞人」四字可不是打比方,取其字面含義,寫實得很。氣溫高達卅六、七度,滴雨無著不說,連一絲風都沒有;最糟糕的,還連跳兩次電。室內有如烤箱,...
5 年前 - 又是個文化慣性的例證。台灣現在使用印章的頻率還高嗎?我離開這行很久了。引文:瘟疫裡繼續蓋章:日本在宅勤務擺脫不了的「印鑑文化」
6 年前 - 自寶貝女兒上資管系以來,每隔一兩週都有程式作業。因為是做老爸的本行,上學期每逢週末都坐鎮家中備詢,好久沒出門,悶得慌。這學期開學才兩週,作業又來啦!老爸早已安排南下,於是交待寶貝及早進行,免得沒人可問。可是大一學生啊!正是享受人生的年紀,跑社團忙外務,無論如何,作業都是...
7 年前 - 我家George動正顎手術快滿三個月,趁沒忘記,把過程記錄下來。原因大概是青春期發育得太快,以致下巴長歪,呃,下顎位移過大,產生咀嚼困難。其實George自己早就發覺,也曾經反映過。但相對於整個頭部,下顎位移外觀並不明顯,等到做父母的終於面對現實,帶他去檢查,才...
7 年前 - 雖然在家裡還是「小傢伙」、「小傢伙」地叫,其實身高與老爸比肩,是個大姑娘,而且就要上大學了。高中生活以讀書為主,閒暇多半參加社團,甚少跟老爸老媽出遊,因此照片數量不豐,家庭活動則幾乎全是聚餐。
7 年前 - 自一階放榜,小妮子「抬青蕉」,做老爸的便想,這台大管院雖因「卡管」事件名噪一時,其實有點兒陌生,從沒去過,得抽空前往踏勘踩線。於是揀個艷陽高照午後,穿越前兩年兒子讀過的心理、生機各系,走上與兒時回憶大相逕庭的舟山路(註),逛到公館銘傳國小後方的管理學院一、...
發行人
jefnjil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