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只有中國發生過超級通貨膨脹,世界各地在過去都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就連現在仍有一些國家正在上演著物價飛漲的戲碼。全球前幾大的經濟體-德國在過去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超級通貨膨脹歷史?
當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對未來景氣保守以對時,為何我們的財政官員敢那麼大的口氣,大方的預估今年11月就會恢復正成長,他們又有什麼依據可循?其實答案就在這裏!
過去大家常說買房抗通膨,房屋似乎有保值的效果,但現在的環境跟過去大不相同,個人財富不斷的縮水,這個時刻我們還能買房子來保值嗎?
現在不論是台灣,美國,或是日本,其國內的失業率持續創下歷史的新高,究竟失業率創下新高背後有什麼樣的經濟意涵?到底何時失業率才能獲得改善?
這一兩年來各個商圈受到不景氣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就是天母商圈,停車不方便加上沒有捷運,想去天母逛街的人大幅減少。在不景氣的衝擊下,隨處可見招租的店面,招租率竟高達2~3成。
一下子主計處公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一下子汽油、沙拉油和砂糖又大幅漲價。現在到底是通膨還是通縮,怎麼會經濟學者一人一種說法,實在令人摸不著頭緒。
近日雖然有俄國與日本公開聲明支持美元,不過某些新興大國(如中國)卻開始挑戰美元的地位,甚至要改用其他貨幣來取代美元準備貨幣的地位。這麼一來,美元是否會像過去一樣出現美元危機,還是會有什麼其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