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思考,破報對南方的青年,究竟是什麼意義?是遙不可及的刊物,還是互不相干的世界,或者是有或沒有都沒有關係?於我,破報是一份我與台北這座城市不脫軌的刊物,那是因為我的生活、我的文字、我的工作,都還與這份刊物提供的資訊有著連結。而之於其他的人呢?
這不是一封連署信。但我希望不要有一天要幫忙寫連署信。我恨透了這個什麼事都要連署的社會,我恨透了這些讓我們動不動就要連署的政府。
下午夏夏MSN跟我說,週末一起到樂生去吧。她說她想要18號去樂生,帶著剪刀與紙,去「為樂生而剪」,每一個去樂生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張夏夏剪的紙。
曾經在小小剪了一個下午,背都挺不直了的夏夏,決定做這件事情不為任何人,我相信她只是為了盡一份力。
人到了,試著去了解、介入、關心,而不是只是聽這邊說,聽那邊講,然後選一邊站,同意或反對。 我的立場...
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建築物正面是諾貝爾基金會博物館。對門冰淇淋攤子據說是瑞典最好吃的冰點,不會辜負遠來看熱鬧的遊客。後棟石板路上拿著小旗子的導遊在瑞典學院的門牌前解說。眼前那扇老門推開是另一個世界,遊客不能進去。我們把門關上的那一瞬間,瞥見觀光客驚訝與探望的眼光。
門內是一個雅致的圖書館長廊。原來瑞典學院諾貝爾圖書館藏身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