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高中歷史新課綱最近進行微調,主要目的,在修正原教科書中對日本殖民的過度美化。不料,此舉竟引起民進黨的強烈反彈,中常會更決議,要求綠營執政的六縣市集體抵制新課綱,沿用舊教本。
12 年前 - 教育多元了,我們的人才也才能多元;人才多元了,我們的國家也才能夠永續的發展,不會將所有的資源都投到同一個籃子,放到同一個領域。
12 年前 - 從這裡我開始感覺到,台灣的科研體系,其實出了不小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的根源,正是國科會以及大學教授的評鑑制度。
12 年前 - 10月8日,我在《聯合報》「民意論壇」上發表了1篇文章指責教育部和國科會只會〈追形式指標,卻不懂實質評鑑〉,隨後又發表了一系列文字,從各種面向質疑曾志朗院士「研究的正直風範」,許多人看了後,不斷問我:「什麼是形式指標」?「什麼是實質評鑑」?
12 年前 - 【文/路仁教授】「台灣史語人才要流失了!」中研院副院長疾呼幫研究員加薪。台灣薪水低?副院長說正研究員月薪10萬、政府加發8萬津貼,18萬月薪仍不及港星,但港星房價世界前三高,薪水早被物...
12 年前 - 【文/路仁教授】 12年國教志願序施行後,孩子把某高中填第1志願扣0分、第2志願扣3分、第3志願扣6分...第10志願扣27分,在升學分分計較下,懲罰非常重。這是台灣教育學者研發的「世界獨有」...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