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立法院淪陷17天後,政府及執政黨終於發動總攻擊!行政院長江宜樺痛批學生變來變去,還想透過民間版兩岸協議監剋機制改變國家認同定位,讓「兩國論」成為法律。一針見血。暴民猖狂的根源,就是台獨叛國,要推翻「中華民國」。
12 年前 - 捍衛服貿程序正義,學生占領立院議場長達21天。國會全面淪陷,政局動盪不安。面對如此重大憲政危機,執政黨束手無策,不斷放任危機持續擴大、延燒,社會深陷兩極對立,終在王金平「逆襲」出手後收場。縱使再有千百個不願意,但「形勢比人強」,馬英九只能「硬吞」下去。
12 年前 - 太陽花學運昨天宣布將於周四退守立院,學運期間學生曾堅持要「堅守立院、永不放棄」,但讓學生決定退場的關鍵因素,在於立法院長王金平日前拋出「先立法、後協商」,導致輿論轉向,學運支持度大跌,最終不得不選擇「光榮退場」。
12 年前 - 執政黨在國會若是多數,在兩岸政策上,確實是行政權至上,在野黨在國會有如狗吠火車,無從監督執政黨的兩岸政策,只能當個充滿無力感的旁觀者。不過這樣的憲政設計,對民進黨其實是利大於弊,太陽花學運卻在幫倒忙,想改變這套制度。
12 年前 - 太陽花學運延燒至今,已經超過半月了,仍未落幕。在種種正反攻伐的語言裡頭,多激情,少智慧。而令人佩服的中肯意見,竟出自於飽受抨擊的基層警員之口。北上支援的台南、高雄二名巡佐表示,「能攻占立法院、不如努力當上立委」、「希望哪天他們以立委身分站上議場時,還能堅持初衷」。
12 年前 - 服貿紛爭發展至今,贊成與反對者皆有,取決於每個人的不同看法與立場,無可厚非。然而,身為政策主導者的政府,卻不應當以偏頗、甚至恐嚇方式推廣政策。以下是常見的三大迷思:
12 年前 - 這一場服貿協議的爭議,應從「台灣全球化生存戰略」的高度加以認知,始能獲得宏觀與通盤的理解。
12 年前 - 稍後再讀中國時報黃友古2014年04月05日 04:09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跟隨 @tw_chinatimes獨派掀起的反服貿學運發展至今,已顛倒整個社會的是非。首先,學運是違法、違憲的。林飛帆已公開承認他們的行為違法。但從學運「突發」(?)以來,立院議事廳攪得像梁山泊「聚義廳」,國事運作操縱在幾個學運「好漢」...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