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針對有人主張「公民不服從」是阻卻違法的事由,檢察官不應該蒐證。法務部長羅瑩雪今天說,服貿協議尚未審查,也不一定會通過,因此「反服貿」無法構成公民不服從條件。
12 年前 - 先前交大校長為了服貿爭議,因為學生的抗爭活動,對社會大眾造成的不便,以「我們沒有把學生教好」,而向社會大眾鄭重道歉,雖然引起部分學生的反彈,但是吳妍華校長展現出反躬自省的態度。
12 年前 - 稍後再讀2014年04月14日 04:10中國時報陳立諾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2035 點閱4我要評比33擾攘多日後,台灣反服貿學生退出了占據半個多月的立法院,但這場學運並沒有因此偃旗息鼓,還繼續以街頭戰的方式,困擾著台灣。借助在野黨及民間組織的操作,香港在反服貿的宣傳戰中,已成為台灣的負面教材,被改寫過的資...
12 年前 - 通常,這是一篇小學生的作文題目,不過,在學運發生至今,很多大人可能也在想這個題目,因此,今天我就寫一篇這樣的文章。首先,如果我是中華民國總統,碰到任何壓力時,絕不會變得沒有原則。
12 年前 - 反服貿的學運告一段落了,它的後續演進仍然值得注意。人們對於這場學運關心的重點之一,是它對於兩岸關係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由最近博鰲論壇上李克強和蕭萬長會面時的談話,我們發現,大陸方面頗珍惜兩岸關係得來不易的現有局面,願意繼續釋放善意來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問題是,台灣方面會如何看待大陸所釋出的...
12 年前 - 同樣是我方行政院部會首長,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已獲大陸稱為王主委,文化部長龍應台卻無法被大陸稱為龍部長,其中原因耐人尋味。
12 年前 - 一場看似意外引爆的「太陽花學運」,衝擊了台灣內部政治,更衝擊了兩岸關係。在學運退場,或者說退出立法院議場的前後,媒體大量關注、報導「太陽花學運」的下一步,其實,兩岸3個主要政治力量: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如何思考兩岸情勢、台灣政局,並隨之調整對策、策略,更是「太陽花學運」之後兩岸政治互動的...
12 年前 - 蔡丁貴:驅離禍首 非江即馬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