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海峽兩岸都有夢,大陸作的是中國夢,特別是習近平上台後,把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幾乎每天都掛在嘴邊上;相對的,台灣有不少的人追求的是獨立的夢,獨立有事實的與法理的的區別。台灣自1949年以來,事實上是獨立的,即兩岸分治,互不隸屬。
12 年前 - 大陸商務印書館委由揚州國書文化傳播公司承製的三萬六千餘冊「四庫全書」(文津閣本),耗用手工宣紙六千刀、楠木函盒六千一百四十四個、書架一百廿八個。從數位拍攝、數位修正、試製、正式生產到完工,歷時十餘年。
12 年前 - 稍後再讀2014年04月17日 04:10中國時報張健常/教育工作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7304 點閱4我要評比2監委葛永光已於年初正式提案糾正行政院,依憲法我國正式國名為「中華民國」,惟政府各機關出版品屢有將國名印為「台灣」,或官方正式文件中,多有使用「台灣」而不稱「中華民國」者,在國內外滋生許多困擾。 (...
12 年前 - 有幾位大學傳播相關科系老師發起「反對服貿開放廣告服務業與印刷業」連署,呼籲政府審慎評估兩岸服貿,別開放廣告服務業與印刷業,威脅台灣言論自由多元環境。已有上千名學術界、文化界人士參與連署。這些人反對開放...
12 年前 - 無論蘇貞昌、謝長廷退選與否,都撼動不了蔡英文穩贏的定局。蔡面臨的課題,絕非扳倒同志,而是重掌黨機器後,該如何彌補2012敗選後對兩岸議題的一片空白:所謂「台灣共識」,不能停留在有口號、沒論述,有討論、沒結論的階段。否則,一位只賣「空心蔡」的主席,即便順利回鍋,只是短多長空。
12 年前 - 反服貿的學運告一段落了,它的後續演進仍然值得注意。人們對於這場學運關心的重點之一,是它對於兩岸關係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由最近博鰲論壇上李克強和蕭萬長會面時的談話,我們發現,大陸方面頗珍惜兩岸關係得來不易的現有局面,願意繼續釋放善意來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問題是,台灣方面會如何看待大陸所釋出的...
12 年前 - 一場看似意外引爆的「太陽花學運」,衝擊了台灣內部政治,更衝擊了兩岸關係。在學運退場,或者說退出立法院議場的前後,媒體大量關注、報導「太陽花學運」的下一步,其實,兩岸3個主要政治力量: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如何思考兩岸情勢、台灣政局,並隨之調整對策、策略,更是「太陽花學運」之後兩岸政治互動的...
12 年前 - 學運提出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間版》,儼然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台獨版》。這是三一八學運最大的反高潮,原來,搞來搞去還是台獨那一套。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