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一場與兩岸貿易有關、攸關未來經濟發展的爭議,卻由一群欠缺經濟素養的社會及政治系學生發起學運,就如同一群不懂得什麼叫歷史的人,卻要求教育部按照他們的要求更改歷史課本內容一樣,總讓人覺得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12 年前 - 立法院長王金平6日前往立法院議場,與反服貿學生見面並發表聲明,強調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前,不會召開服貿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學運學生非常肯定,昨晚終於宣布結束占領行動的時間表。學運亂局持續了21天,王院長適時出手,果然化解了當前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危機。我們必須肯定,王院長確實是老謀深算、能...
12 年前 - 立法院淪陷17天後,政府及執政黨終於發動總攻擊!行政院長江宜樺痛批學生變來變去,還想透過民間版兩岸協議監剋機制改變國家認同定位,讓「兩國論」成為法律。一針見血。暴民猖狂的根源,就是台獨叛國,要推翻「中華民國」。
12 年前 - 根據現行制度,台灣兩岸政策大都以行政命令來推動,只要執政黨在國會多數,在野黨連議事杯葛的空間都沒有。兩岸協議亦然,除非極少數涉及修法,不然只要送立院備查就好,少數在野黨根本毫無作為能力,完全被邊緣化。
12 年前 - 執政黨在國會若是多數,在兩岸政策上,確實是行政權至上,在野黨在國會有如狗吠火車,無從監督執政黨的兩岸政策,只能當個充滿無力感的旁觀者。不過這樣的憲政設計,對民進黨其實是利大於弊,太陽花學運卻在幫倒忙,想改變這套制度。
12 年前 - 反服貿抗爭活動持續延燒,北京如何看待與定調成為兩岸各界關注的焦點。大陸國台辦直屬新聞網站「中國台灣網」推出深度報導,揭露「太陽花學運」為「台獨之花」,希望台灣學生擺脫「台獨意識」的侵擾,重新回歸理性。
12 年前 - 稍後再讀中國時報廖玉/綜合報導2014年04月06日 04:09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跟隨 @tw_chinatimes 反服貿學生5日上午在青島東路上舉行首場「人民議會」,討論政院版與民間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現場參與群眾分成小組,大家席地而坐討論,最後彙整討論結果,送國會參考。(趙雙傑攝)英國廣播公司(BBC)中...
12 年前 - 3月13日一份民調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3名依序是「逢中必反(40.7%)」、「對中國經濟政策保守(21.7%)」、「台灣獨立(19%)」。這份民調還詢問民眾7大問題:「哪個政黨對中的經濟政策跟你比較接近」、「哪個政黨對中的社會政策跟你比較接近」、「比較支持哪個政黨與中國的交流態度」...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