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兩岸服貿協議引發大規模學生抗議風潮,美國的態度日益明顯,從民間到官方連日的發言,相繼肯定馬政府執政下的兩岸關係,畢竟維持穩定的兩岸關係,還是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12 年前 - 反服貿運動發展至今,「學生」已成全台灣最具有權力的身分跟表徵,從霸占議場、攻占政院,狂拍靠近立院的車窗詰問「你是誰?」、立委被阻擋在議場外...。從網路到馬路、校園到社會,學生儼然成了一頭權力巨獸。但又是誰餵養出了這頭怪獸?
12 年前 - 反省學運決策機制,立法院外濟南路公廁旁成立「賤民解放區」。記者黃驛淵/攝影反服貿占領立院進入第17天,現卻傳出有學生不滿學運的決策機制與菁英式領導,進而離開議場到立院外成立「賤民解放區」。
12 年前 - 學生占領立院反服貿已逾十天,「反反服貿」的聲音逐漸冒出來,不同學生、工商團體、警眷、甚至藝人,都開始挺身而出,反對長期癱瘓國會、由立院學生主宰言論市場的「一言堂」。沉默的多數不再只由立院學生獨占「人民」一詞,也開始搶占發言權。
12 年前 - 國內服貿協議爭議延燒,正反支持者展開激辯,昨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後,總裁彭淮南也躲不過媒體追問。記者會剛開始,立即有記者問及「敏感話題」,彭淮南則神秘地表示:「服貿問題最後再談。」
12 年前 - 抗議服貿的群眾昨晚企圖複製占領立法院行動,試圖攻占行政院,遭警方驅離。一樣的行動,完全不同的結果,主要原因,是群眾錯估情勢。行政院沒有「國會自主」的爭論,也不會有立委來干預,警方執法,少了許多無謂的政治干擾。
12 年前 - Q1.為什麼攻占行政院要驅離,立法院不驅離?
12 年前 - 定調憲政危機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