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本月23日至29日,訪問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4國。歐巴馬若無法徹底拋棄冷戰思維,調整對中國的兩手策略,仍企圖運用「軍事安全、經貿利益與共同價值觀」鞏固亞太盟國友邦,以制衡「中國崛起」,其結果將會徒勞無功。
12 年前 - 經過20多天的騷動之後,太陽花學運退出盤踞多時的立法院,但事情是否就此落幕,大家可別抱著樂觀態度,如果馬英九政府再拿不出正確的因應對策,台灣的社會動盪將可預見。在兩岸關係方面,事情表象其實只是問題的一個面向,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質才是關鍵,只有在對日來的動盪情勢做出一個全面的判斷與定位之後,才...
12 年前 -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專文指出,克里姆林宮破壞二戰後秩序,打擊西方心臟。若西方國家決定阻止俄羅斯帝國的野心,選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對抗,勢將面對軍事對抗升高的危險,其結果,可能把全球帶入「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核戰邊緣。
12 年前 - 2013年4月13日,林洋港(見圖,本報資料照片)病逝,享壽87歲。他的去世消息,喚起了當年國民黨政爭的回憶。
12 年前 - 從1994年起,台灣走了20年的曲線,到處繞來繞去,迄今仍然在原地打轉。1994年後的頭幾年,台灣還可以靠著揮霍先前打拚所留下來的經濟遺產度日,後來每下愈況,現在已經節節後退。問題關鍵在哪裡?很複雜,也很簡單,原因在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上,我們走了一條錯誤的歧路。
12 年前 - 學運暫時退潮,馬英九為驚魂甫定的國民黨開出的藥方是:黨務改革、善用媒體、前進校園。藍營的挫敗如果只因「術」不如人,上述藥方或許有效。不幸的是,國民黨每況愈下的主因(也是該黨不願面對的真相)乃是缺少中心思想。「道」渙散了,改「術」又能奈何?
12 年前 - 海峽兩岸都有夢,大陸作的是中國夢,特別是習近平上台後,把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幾乎每天都掛在嘴邊上;相對的,台灣有不少的人追求的是獨立的夢,獨立有事實的與法理的的區別。台灣自1949年以來,事實上是獨立的,即兩岸分治,互不隸屬。
12 年前 - 連月以來,太陽花「學運」及其所引發的政局及社會動盪成了大家注意的焦點,兩岸關係的何去何從,馬英九政府的執政及領導能力,民進黨的轉型與世代交替尤其成為國內各界分析、評論的重點,但大家都忽略,台灣內部政治角力,不能排除美國及中國大陸兩大外部因素,尤其是美國的立場與態度更值得重視。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