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反服貿抗爭活動持續延燒,北京如何看待與定調成為兩岸各界關注的焦點。大陸國台辦直屬新聞網站「中國台灣網」推出深度報導,揭露「太陽花學運」為「台獨之花」,希望台灣學生擺脫「台獨意識」的侵擾,重新回歸理性。
12 年前 - 親愛的同學/朋友們:
12 年前 - 稍後再讀中國時報廖玉/綜合報導2014年04月06日 04:09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跟隨 @tw_chinatimes 反服貿學生5日上午在青島東路上舉行首場「人民議會」,討論政院版與民間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現場參與群眾分成小組,大家席地而坐討論,最後彙整討論結果,送國會參考。(趙雙傑攝)英國廣播公司(BBC)中...
12 年前 - 太陽花學運延燒至今,已經超過半月了,仍未落幕。在種種正反攻伐的語言裡頭,多激情,少智慧。而令人佩服的中肯意見,竟出自於飽受抨擊的基層警員之口。北上支援的台南、高雄二名巡佐表示,「能攻占立法院、不如努力當上立委」、「希望哪天他們以立委身分站上議場時,還能堅持初衷」。
12 年前 - 李淑珍信件全文:
12 年前 - 沒有料,是台灣所有平面與電子媒體愈發嚴重的問題,光繞著浮面現象做文章,沒有深度經營與加值的能力,閱聽人花了不少時間希望接收到資訊與知識,結果是既無資訊,更無知識,只有垃圾食物。媒體是公民離開學校後維繫知識不脫節最重要的管道,若媒體怠忽職守,將會是社會素質衰退的主因。
12 年前 - 服貿紛爭發展至今,贊成與反對者皆有,取決於每個人的不同看法與立場,無可厚非。然而,身為政策主導者的政府,卻不應當以偏頗、甚至恐嚇方式推廣政策。以下是常見的三大迷思:
12 年前 - 「面對歷史,政治人物非得謙虛不可。政治人物的作為,只能留待歷史學家及相關專家們去評價。」讀者們也許很難接受,不過,這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二月對於慰安婦問題在國會的答詢。
發行人
hhliouf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