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多想些支持最後結果的理由來溝通,即使已有決定,仍要反覆問對方意見!也別忘了溝通前先稱讚另一方,讓她感受到你有同理心!」雙方溝通的過程,其實是考驗中間人「說話的藝術」。溝通時,記得「多用情感訴求,不要爭辯,多聽聽對方的想法,讓對方宣洩情緒比較重要,」情感上感覺「你有接受她想法的誠意」。
19 年前 - 認知神經學權威洪蘭建議父母,順著孩子的喜好及長處發展,這部分的腦子會愈來愈發達,表現也優於常人!
19 年前 - 人際關係是複雜且工程龐大的社會行為,孩子交友順利與否也不是1、2天就能速成或改變,面對影響最大的個性因素,父母應有長期教養的心理準備,除了良好的身教與言教外,《大家健康》整理4招長期教養孩子的方式,讓身為父母的您,幫孩子打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19 年前 - 當父母慢慢學到,不再把子女當子女看待,而是看成一名友人,就不會對子女有過高期待,同時也會發現,原來可以「聽到」子女說的一些話。
19 年前 - 好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身為父母,就得背負教育的責任,即使孩子未來發展的好壞並不能歸咎於父母,但其思想與個性卻和家庭教育有著絕對的關聯。
發行人
EMIL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