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年前 - 「母親」角色代表的定義因人而異,對多數人而言她是你的媽媽、但她可能是你的收養者、她可能是姐代母職的姊姊、她甚至可能是辛苦教養照顧你的單親爸爸,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在這天給予祝福,那怕是一句「謝謝」。
14 年前 - 我們無法預測自己的父母(或自己)何時遇到重大病痛、是否繼續急救的抉擇,我也知道這對多數家人都是禁忌,連想都不能想,遑論談。 但還是想提醒,這是我們必須面對且深思的課題,因為不管我們如何愛我們的親朋摯愛們,每個人都有走下舞台落幕的一日。
14 年前 - 看到這篇文章我會想到這件曾經「歧視」與「被歧視」的兩造,當時的老阿伯是不在意的被歧視者、佑佑是挺無心的歧視者、我則是內心咆哮的父親,我對「歧視」有很敏感的神經,因為沒有人有資格嘲笑別人。
14 年前 - 這期親子天下雜誌的封面故事為「教孩子時間管理」,不過我翻了目錄後,覺得有篇文章的下標蠻吸引我的注意(因為會想知道答案),仔細看內容也值得省思,此篇標題為「有一種孩子,值得等待」。
14 年前 - 「求婚」並不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命,不過也沒聽孩子的媽抱怨過,生命的很多時刻不一定要按照「戀愛→結婚」的劇本走,一招一式都像電影裡的情愛大戲,這也是另種索然無味。
14 年前 - 彥彥上幼稚園不到半學期,他的習慣用語不知道何種原因,已經從台語變成國語。 看來幼稚園的環境,原來也是另一種殖民文化剝奪吧,哈。
14 年前 - 看到書中描述自閉症原本我不瞭解的一面後,總覺得這些家庭雖然穿插悲傷與否定(有專家一口咬定提托母子是騙子),實際上也看出自閉症家庭的希望和絕望。
14 年前 - 每個「好」孩子都被賦予這麼多沈重的印象包袱,會讓人認為一百萬個家庭要生的小孩,都是同一模子「被規格化製造出來」的,而且多數人會失望,因為自己的小孩並非如此。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