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前 - 台電還在乎負面影響?你整個核廢料的決策思維,漢欺原、大欺小就是最負面的教材! 國家機器,你憑什麼老把台電核廢料選址,老選在原住民、鄉下、外島的地方,當地的民眾通常較為弱勢,不工作連飯都沒得吃,漢人專門欺負蘭嶼達悟族或偏鄉、外島這些弱勢族群? 台灣追求社會公義? 有夠諷刺,聽起來有...
13 年前 - 教改最大的敗筆之一,就是提倡「快樂的學習」。 學習會有快樂,但學習不可能只有快樂,也會有挫折、也會有痛苦、更會有嚴重挫敗的時候。 但很弔詭的是,這些過程看起來是負面的,不能把這些事件延伸為避恐為之不及的魔咒,甚至是人生必須的養分。
13 年前 - 我不想唬爛我對台語文化有深入瞭解,我也正面臨兩個孩子「習慣語言」的轉變。 如果「說台語」是一種家人情感的語言連結,只要是這種家庭情感連結方式是我們的「價值」,不管孩子在全然國語的環境中,我自覺我有能力慢慢逆轉,至少別立刻潰隄。 提防潰隄? 我就是提防,潰隄前至少會抵擋不少巨浪。
14 年前 - 姊夫告知遊戲規則後,我們很快就能上手加入UNO遊戲,我們返臺北的上班日,佑彥阿嬤也跟著孩子玩UNO(因規則很簡單,孩子、老人都容易上手)。
14 年前 - 可能有不少人聽過這個冷笑話: 問:「鄭成功的母親名叫?」 答:「鄭失敗」。 WHY的解釋: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 這個問答太冷,令人有差點穿起夾克大衣的衝動,但反省、檢視當中「成功」和「失敗」的關連性,原來成功就是失敗,失敗也是成功,這兩詞彙互動邏輯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探討。
14 年前 - 大坪國小的天空可看到幾隻老鷹盤旋,後來在大坪國小的90週年紀念牆上看到這隻老鷹,不令人意外。萬里的天空,鵬程萬里!
14 年前 - 六年前,父親走了,從此我生命中永遠少了一個父親的角色,我知道如果父親在世,我們會同樣維持彼此「不說我愛你」的關係;但我同樣確定,如果父親在世,他也同樣會用他堅強的雙臂保護我們家,用負責任的態度告訴我們「一家之主」就是該如此。
14 年前 - 昨晚看到某位臉書朋友分享這圖片,我覺得非常懷念,這大概是我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時期的冰品。
發行人
hxajgun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