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是不少的,他描述唸過的學校,從東吳到實踐到中正,說他搞過的活動,在反高學費在慈林在中正文藝廊,他那高潮迭起的家境起伏與那總有女人緣談戀愛的嘴臉,聰慧也夠努力,創意也有執行背景,讓他格外早熟,甚至年紀輕輕就像個憂悶老頭。
「還是要回到人。回到情感。」他不指導小朋友該怎麼做,技術要怎樣處理,他談基礎與根本。
什麼是憤怒,什麼時候該情緒化,我想這個叫做阿貓,叫做黃孫權的鬼大王,活脫脫的指出。究竟人們關心的是議題,還是生活上真實需求的聲音。爭取與權益的原點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出聲音,拿什麼來支持,一個自己都不感動的事情哪裡能引發人們的在意,遊說、串聯、行...
因為紀錄片,因為《無米樂》而認識這一枚夥伴,我覺得很美妙,我也相信只要他維繫著本質的熱情與對電影最樸真的感覺,慢慢把學術的學習應用在實際社會執行面上,那麼就無枉老天爺這麼厚愛他,給了他這麼一個推展《無米樂》的好機緣,讓這個學子能在研究所沉浮許久、在很多影片與導演的疼惜中長大。
「Clean for 2 months」乾淨兩個月,是anicca攀爬喜馬拉雅山的一段路程。作者在第一篇文章說道:「喜馬拉雅山像一道濃眉壓在尼泊爾的北邊國境,而安娜普娜山區是大眾化的健行路線,不必攀登聖母峰凍傷鼻子與腳趾,也能分享大山的壯麗。我的室友小豆子向來喜歡胡亂翻譯,Nepal發音近似nipple,於是尼泊爾便成了奶頭國。我看著「安娜普娜聖殿」照片裡的絕...
lip最吸引我的是他作品分類中的「癲瘋之作」,這個年輕者獨到對生活的感受,發表在他的網誌上,談到一些絕望,他以著一種赤裸不修飾的形式這麼說:
「我說大體上我只是作為他們的兒子存在的。作為一個叫我的人本身沒有太大價值。這是我絕望的原因。因為21年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只是為了他們活著。偶爾為自己找一些樂趣麻痹自己。現在樂趣終於也不是樂趣了...
公園猴子 = pohang chen。Blog關於攝影創作上「公園猴子」是我最鍾情的一個,同樣的景色,他總有一種獨到的語言,尤其是人物的攝影上,他更是令人驚艷。有些人生來就有一雙帶著攝影鏡頭的眼睛,而這雙眼睛總能以另一種角度觀看這個世界,而公園猴子對我而言就是這種代言。
閱讀這件事,對於昆布而言幾乎是身上器官的一部份了,從他簡介一本書籍的方式,便可知道他所能引申出的支流有多麼的龐雜緻細,交錯在他體內對於文字的感受,從他的讀書回應上巨細靡遺的感官。
在出版架上眾多的陳列中,倘若你想藉由一個可以被信賴的讀者為你推薦,那麼我想昆布是恰如其分的存在著,他正在那裡為你粹煉精選。
chunyang關注電影,他的影評有感受有分析有論述,得體不偏執,讓人意外他的年輕並沒有造成他對事理看法的侷限。
「你們都是我一個一個買回來親手安裝、接上電源、看著你們開始運轉的第一瞬間,然後再被我用力操到死去的英雄。不是有人說世上走一遭,但求無怨無悔?你們有沒有怨懟、悔恨?我是聽不到的了。我只知道,當我剪接到凌晨五點,萬分疲累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