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災難發生,失去家園人人痛心,但是面對危險依舊,不該回去的故鄉,不應執意歸去,遷村反而成為一種轉機。」「轉機當然不該是粗魯政府指定地點,善心團體快速蓋屋,那種給了就別吵的避事心態,而是遷村部落對於社區再造的思考與規劃,不只是求快求有,妥協建造一個安身新家園,而是有所思考有所願景,永續打造...
16 年前 - 「阿扁那堂課號稱海角七億,真的好貴。然而,馬英九這堂課的學費,付出無數同胞性命,比阿扁貴上億萬倍。這種悲傷,是多麼痛的領悟。」
16 年前 - 戴立忍:「我相信講故事的技巧就是一切。它是一種糖衣,可以把苦苦的藥包起來,只要口感是好的,就可以把任何東西送進觀眾腦子裡。我一直很注重鍛鍊那種技巧,侯孝賢也說我是一個技巧性的導演。台灣電影十年來問題不在於題材,而是說故事的方式。」
16 年前 - 流亡的意象,還有很多可以進一步認識與挖掘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夠認清自己正處身於流亡之地。流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流亡之後的被同化,讓我們心思意念轉向他處,而全然忘記了那更美的家鄉,和那更大的應許。
16 年前 - 麥可生前對於媒體始終保持善意,不管媒體多麼瘋狂地搶拍他的畫面,麥可從來沒對狗仔隊惡言相向,但媒體包裝麥可成為一個怪人,一個與世隔絕的怪人,一個性向有爭議的巨星(因為他的三個孩子膚色和他不同,一直有傳聞那根本不是他的孩子)。當誤解已經多到淹沒了真正的麥可,誤解就是取代了他,成為他的本體,影...
16 年前 - 我記得某一場中華職棒的轉播,因為現場麥克風收音的關係,整場比賽就不斷出現某隊小球迷攻擊對手的字眼,粗暴而傲慢。我相信小球迷一定是從後援會啦啦隊的口號學來的,這幾個小球迷從此對棒球勝負的觀念就這麼影響他們的一生了,他們或許是熱血的球迷,但絕對不會是個尊重對手、勇敢面對勝敗的好公民。
16 年前 - 毛洛感慨的說,以前一直強烈反對飲食的全球化,因為總覺得全球化就是「麥當勞化」,讓飲食越來越單一無趣,從生產到行銷都操控在跨國財團的手中,把小型農業和地方性的特色食材擠得沒有生存空間(而且言下之意是義大利菜那麼好,為什麼要吃外國的?)但是到了台灣,他深深體驗到跨國文化交流的可貴:「以前我們...
16 年前 - 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們更在乎的是,我們是不是能堅持並實踐我們的民主信念,並將每個人權問題視為自己應該正視的問題。我們曾看過、走過,吶喊過,而現下兩岸攜手和諧地遺忘與扭曲,我們何能冷漠?這不正是輕賤這二十年來,我們驕傲自信擁有的價值嗎?
發行人
angelzo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5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