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堅持「親歷」,石田的「世界之最」排行,不僅看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以景點而言,騎上兩天才抵達晨霧中的「蒂卡爾」遺跡一馬當先,清晨的吳哥窟百因廟居次,白天擠滿觀光客的埃及金字塔,遠遠不如滿月下靜靜坐著對望。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心情下,用對的方式前往
大人們只會訂規矩要大家遵守,目的不在教育,而是便於管理,對於違規找到生命出口的孩子卻視如仇讎,不接受任何變革,讓一切如宿命般浮沈,殊不知,任何的孩子只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會激發潛能,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可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可能,不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嗎?
「 初 初 作 品 很受 歡 迎 , 就 一 直 寫 同 樣 的 東 西 , 收 入 一 穩 定 , 就 求變 , 大 家 一 接 受 , 作 者 就 變 得 更 多 了 。 」 「 我 還 是認 為 不 變 的 好 。 」 那 人 死 纏 爛 打 。 「 那 是 讀 者 阻 止不 了 的 呀 。 」 我 忍 不 住 插 了 嘴 , 倪 匡 兄望 我 , 輕 輕 搖 頭 , 表 示 那 人 要 說 什 麼由...
小班,請寫信來吧,請打電話給你媽媽吧!
當孩子平安過了一天,回到她熟悉的小房間,蓋上被子微笑睡去時,我發現這樣平凡無奇的景象,原來是生命奇蹟的一部分。
女兒很等不及要親臨現場,想要看看照片裡的低音大提琴,到底在一個人身邊站起來有多大隻。還有她想知道是否所有爵士女歌手,都跟CD裡面聽到的一樣,有那麼多不可預測的情緒 (以她的說法是,她們有時候好悲慘,有時候又很快樂地亂唱)。
一來一回,來來回回,何時笑何時哭皆難逆料,至要緊的是尋得分享的人,把故事跟對方說,痛苦會減半,歡愉會加倍,眼前的路也才有了值得走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