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優點一堆,便不會知道欠缺也是一種力量。是欠缺要求我們改變,要求我們更強大,更美麗。做到的時候,你便得到自信和勇氣。
因為是秘密,不能讓他人知道,只存在兩個人之間,當有一方背過身去時,這件事便不存在了。
無論那一切曾經多麼的鮮明,多麼的歡樂,與痛楚,因為一方否認了,這件事便消逝,逐漸空白。
...
我個人看法,覺得「小團圓」裡的這位大作家,民國第一才女,可憐到極點。她到死前大約也從來沒有比三十歲更大。以決絕的離開胡蘭成的那一年為界線,在那之前她渴望愛。在那之後,她開始拒絕。
人生的走向,一些事件的意義,都必須站在較遠之處,才看出形狀。
我有種我今年可能會和「過去」相遇的感覺。
邋裡邋遢出門,搭電動梯時永遠擋在左邊,只要前頭人刷了悠遊卡,立刻跟著過去,以致於返程時出不來,因為來的時候沒刷。在捷運上對小朋友說:「ㄟ少年ㄝ,你有比我老嗎!起來啦!」........不,這是我掰的,不過我一直很想試一次看看。
另外,不看車過馬路,坐捷運坐錯方向,跑去龍山寺攤位一路試吃試喝,而且迷路在商店街讓人亂找........而只要小孩稍稍...
「我不著急蓋一個新家,因為我腦中浮現的是願景,而不是建築物。」他希望在更大的願景下承擔責任。什麼是雲門火災後,林懷民更大的願景?以下是專訪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