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後來我慢慢體會為啥大家都會把這個形容詞掛嘴邊了,因為「不靠譜」的人和事太多了,常常跟你說好的事,多半都是不了了之,而且也沒有一點慚愧或抱歉的意思;如果那些平常如你所料、按部就班可以完成的事情,你反而要心懷感激、感謝神明且視為「奇蹟」呢!不過,這正是我在內地拼搏的「本錢」喔,不久前我剛開完...
18 年前 - 看到孩子在一件事裡面,找到生命當中,我覺得最值得讚嘆的,那專注於創作時的熱忱,和一個人流洩出來的美感,英語裡面說的一個辭: In the zone: 在創造當中到達忘我的境界,對於小六子,她有兩個小時的忘我創作,她說: I like the feelings of working hard on something. 對於自己因為做了母...
18 年前 - 九月中收到你的mail,你知道我順利到花蓮很替我高興,希望我一切平安順心,並且說你十月即將回國種種。收到你的信應該要喜悅的,每天不就等待你的字句嗎?但憂鬱又來敲門了,我夠悲哀了,一封簡單的文字就能牽動一髮一身,想起淡水那一夜的情景,決定到花蓮除了一點小小的心願,還是能遠離台北遠離有你的空氣?...
18 年前 - 研究所時,有一位從智 利來的 教授,長得有點像中年的 Betty Davis (好美! 流口水…..),教「兒童第二語言學習」,撇開諸多理論不談,她有一個有趣的論點: 做為成人,說第二外國語時,保有母語腔調,是一個成人很重要的文化認同來源。她對於自己擁有西班牙濃腔的美語很自豪,而對我這已「失台腔」的美國台...
18 年前 - 好多人都覺得文學半死不活,這些話多半是不看書的人說的。現實是暢銷書作家依然暢銷,文學家依然在某時某地有崇高地位。有些人說寫作得不到支持很難堅持下去,這些話多半是不怎麼耕耘、不入流的作家說的。
18 年前 - <帶著屬於後輩家人的感傷看「反蔣、去蔣與移靈」>
18 年前 - 也許他失意的時間太久,苦怕了,他發覺10年前的立志只是要變成別人眼中的有為青年,只要努力付出,感情與事業就能順遂如願,再也不用受苦。「放屁,」他突然頓悟,「不可能的,苦與樂是一波一波連著來的,苦是要接受它、品嘗它,享受它,才會得到樂。」 現在他學習跟自我相處,花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過規律...
18 年前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得了急性腸胃炎,晚上在浴室嘔吐不止。我一回頭,看到四歲多的女兒,怯生生的站在我身後。我當時本來想叫她不要管我,趕快去睡覺,後來轉念一想,便對女兒說:「妳有沒有看到媽媽在吐吐?妳怎麼不問我『妳怎麼了?』」女兒很聽話的照我的話問:「媽媽,妳怎麼了?」 我對她說:「媽...
發行人
黃小黛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9)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