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其實,我們跟練習曲中走的路線有很多是不太相同的,當時我們因為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本天下的319鄉護照,所以也刻意去繞一些平常不會走的省道去蓋章。雖然電影中有很多片段的畫面我猜不出來地點,但也覺得,同樣是環島,每個人所看的角度真的是大大的不同,看到有些人在評論這部電影的時候,說其實這不是一個很台灣的電影,裡面所表達的其實不是很台灣的風情...
與其夸夸談經濟觀光,嚴肅談生態,不如直接面對一禎禎照片,直接感受花蓮的鬼斧神工。這樣,有誰忍心在上頭劈上一刀?
這個觀影心得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評判角度。我不禁也要想:為什麼貓空非得建纜車不可呢?到底要滿足誰?
練習曲的台北票房還沒追過刺青,可見得都會區的電影品味果然比較特別。應該說,練習曲本來就是賣都會區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