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這是部沒有什麼故事性的電影,所有的情節就是圍繞在一個「愛這裡,我們的家」這個主題上。一再重複出現。但我卻沒有因此而覺得無趣,因為透過這些原本濃縮成一格一格,在電影膠捲片上的風景,強烈地被放大之後成為眼前令人動容的深刻情感。
19 年前 - 東明相和我一樣是聽障,他也因此經歷過許多的挫折,被別人欺負、找工作時處處碰壁、溝通問題…等,這些都還蠻常發生在聽障生的身上。朋友對他說:「如果你得到一把鑰匙不去開,怎麼知道門後是光明還是黑暗?」,能勇敢的嘗試當模特兒,如今挑戰大螢幕成為一名演員,也是很成功。
19 年前 - 然而現今的台灣電影創作,已經很難可以出現像侯孝賢早期的「悲情城市」或是「戲夢人生」般充滿自然素描的場景,電影的自然國土似乎成了比都市鬼魅般更鬼魅的消失了。
19 年前 - 會想到這個主題,是因為我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段話:「人生總是在趨近一個人狀態,與遠離一個人狀態之間拉扯......會拉扯,是因為我們經常分不清孤獨和寂寞......孤獨和寂寞,雖然都是一個人的事情,但卻是兩件不同的事情......Paul Tillich說的最好:語言創造了『寂寞』這個字來表達因一個人而感...
19 年前 - 搭計程車是最都市的事件,這意思不是鄉下沒有計程車,而是它為人實證了「時間就是金錢」的冷酷異化,以及緊窄,密切,一對一,卻瞬間建構轉眼解構的失重關係。我們立身街邊路口機場外,伸出手,隨流觸緣遭遇一車,在通常讓人伸不直腿的小鐵殼裡,打開車門與關上車門之間,與某個完全的陌生人,相互占據彼此一段...
19 年前 -
發行人
阿潑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