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字這回事

我實在懶得解釋自己的暱稱和名字,但往往都必要。倒是我很少問別人的綽號和名字,也是省掉別人...

18 年前 -

藝文

沒有國家的人:華爾街日報專訪李安

認同李安的說法, 人和文化, 應該擺在國族之先.

18 年前 -

藝文

文藝腔之必要

文藝腔或許是必要的, 在某些場合, 例如書寫, 例如某個時代的特殊用語. 但把書寫用語當成口語...

18 年前 -

藝文

認得幾個字?

引述: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明看是在認字,暗裡卻說的是親子關係、人生智慧。藉著回溯幾個...

18 年前 -

藝文

“非如此不可”?

引述:金庸先生的主角們,最後多半飄然遠走江湖,過自在愜意的生活。人生沒有那麼多的“非如此...

18 年前 -

藝文

抗爭,大概跟嗑搖頭丸一樣 -- 關於《危險心靈》

恭喜「危險心靈」獲得金鐘獎最佳戲劇獎,他反應了台灣的教育制度與社會,是難得有爆發力與反思...

18 年前 -

藝文

綿羊殺人不眨眼 「黯陰羊」展紐西蘭創意

這部電影真的很有趣,想像基因科技的反噬。上院線後,可以觀賞。

18 年前 -

藝文

發行人

阿潑
如果一直扮演著被感動的旁觀者,最後,你會發覺感動自己的事越來越少。
收藏文章 1675
訂閱人數 61
點閱人氣 69203 上升

阿潑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