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Don’t hate media, be media」,這是墨西哥反抗軍查巴司特(Zapatista)的領導馬可仕(Marcos)從叢林深處發出的號召。綜觀各國獨立媒體的濫觴,幾乎都源自於一股對主流媒體報導內容與面向的不滿。目前在全球擁有一百多個分站的國際獨立媒體indymedia,是在1999年西雅圖WTO部長級會議召開時,在...
19 年前 - 唸高中時,讀到林義雄《從蘭陽到霧峰》的序言挺感動,他說,民主是「很瑣碎」的事業,「解決東一個問題、西一個問題」。他說,我們應耐得住這樣的枯燥和繁瑣,而不要幻想那種「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的聲光刺激。
19 年前 - 台灣小說越來越少人看,也越來越乏味,跟這時代人的缺乏聆聽故事習慣有關,電視大量的影像餵養,讓人們也習慣單方面地接受,頭腦日漸木質化。而其中被籠統稱為「政論節目」的節目形態更是罪惡之藪,統一了人的思維,讓人血管和腦漿都硬化,缺乏感情,只有喧叫和漫罵。
19 年前 - 對於這顆風倒木的善後處理,司馬庫斯部落族人們認為,我們生活以及使用這塊土地已經歷了20代以上的歲月,部落族人們認為在先祖的土地上善加利用枯倒的風倒木,本是愛惜資源、天經地義的事,怎會成為竊盜者、又要坐牢、罰?實在難以理解。
19 年前 - 。愛滋議題範圍之廣,有人都可以編輯出一本「AIDS社會學讀本」了,我怎可能包山包海通通說完。回到主題,關愛之家的事件,還是跑出很多理解的面向和理論資源。比方說瑪莉道格拉絲談「潔淨與污染」,可以把愛滋視為逾越界線的不潔之物,所以不潔之物必須驅逐出境;或是從風險與生活型態的角度,談愛滋風險的建構...
19 年前 - 七八年前,從台北到花蓮,最快也要180分鐘以上的火車時間,但幾年前的北迴鐵路電氣化,已經把時間縮短到150鐘以內,而今年出臺鐵引進的傾斜式列車「太魯閣號」 ,已經縮短台北到花蓮的時間到1小時55分,小小的台灣,到底要多快我們才滿意呢?
19 年前 - 新聞能「客觀」嗎?當我們決定如何「畫線」,如何「客觀」的當下,不就是一種「主觀」與「偏見」嗎?當媒體「客觀」的同時,不就在主觀地告訴讀者該從什麼角度理解事件?不就在有意無意招喚著人們站在媒體早已設定好的戰鬥框架嗎?與其侷限於充滿主觀價值的「偽客觀」,倒不如深入揭露更多的事實與不義。
19 年前 - 許多人質疑,張翠容以記者身份來台觀察,卻被介紹而上台發言,究竟有無媒體的「中立客觀」專業存在?輔大心理系教授何東洪認為,「客觀是報導者跟行動者間 的主客關係,中立則做為所謂職業立場。」他表示,媒體如何擺放自己的說話位置若沒搞清楚,就會一直陷入所謂客觀中立的迷思。
發行人
阿潑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