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如果每個人都在抱怨大環境,這些抱怨的力量為什麼不能結合起來成為一股可能改變環境的大力量呢?總覺得,一個地方的希望不在於現下的環境,而在於有多少人願意投注心力去扭轉乾坤。
價值的確是被搞得很混亂,是非對錯標準模糊,沒有人去究裡。我同意,本文大部分所說,「對民進黨失望」不見得要讓另一陣營得利。但,也請綠營支持者拿出一樣的標準評判總統與執政黨的作為。同時,台灣不是只有兩個政黨。不是非綠即藍。這大概是這類寫手老是引起爭議的原因吧。
現在寫部落格的,或者原本只是當成自己的工具的。看來,都要練就一副堅強的心臟,來承受各種詆毀。
引述:「…民主制度本身不會自動帶來良善的政治生活。民主制度只是提供一個機會,讓它的人民和政治工作者,可以透過自發和自覺的努力,提昇政治生活的品質。今天,我們正擁有這樣一個機會。…」
引述:大學教育越來越功利導向、市場導向、商品導向,越來越少提供人文思惟,或協助學生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學習不同的生活價值,這恐怕是較少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原因吧。
引述:可以批評中國人為了生意不擇手段,也可以批評中國人沒有現代民主自由的觀念,但要說這些中國人是新殖民者,非洲國家是不會相信的。
推「苦勞網不是大愛台」媒體有時候自詡正義、光明,但往往是怯於面對一些「得罪人」或是沒有利益的問題。